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禅客诗家见,凝寒忽告还。
分题回谏笔,留偈在商关。
盘径缘高雪,闲房在半山。
自知麋鹿性,亦欲离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客诗人在寒冷中告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愿望。诗中运用了“凝寒”、“高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寂而孤独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与逃避。
“盘径缘高雪,闲房在半山。”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是一处隐逸的所在,远离尘嚣,给人以深山古寺之感。这里的“盘径”指的是蜿蜒曲折的小路,“缘高雪”则是小路旁积雪连绵,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孤独的氛围。而“闲房在半山”则更强化了这种感觉,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和逃离。
“自知麋鹿性,亦欲离人间。”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志,他将自己的本性比作麋鹿,愿意远离人类的社会,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与宁静。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生理想,即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
不详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尽日叹沉沦,孤高碣石人。
诗名从盖代,谪宦竟终身。
蜀集重编否,巴仪薄葬新。
青门临旧卷,欲见永无因。
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
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
既能持苦节,勿谓少知音。
忆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
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
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
听松今欲暮,过岛或明朝。
若尽平生趣,东浮看石桥。
门径众峰头,盘岩复转沟。
云僧随树老,杏水落江流。
峡狖有时到,秦人今日游。
谢公多晚眺,此景在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