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二八)

眼横鼻直,气清骨寒。

手眼外应金篦快,身心内照玉壶宽。

机丝交织兮春华蔟蔟,与物齐平兮梦蝶团团。

性习林泉,身心信缘。长虹敛雨,照雪倚天。

头头物物随宜说,刹刹尘尘各住禅。

妙触出碍,幻成自然。

形式:

翻译

眼睛笔直,鼻梁挺直,气质清新,骨骼冷峻。
手眼动作敏捷,如同金篦快速切割,内心宁静如玉壶般宽广。
织机上的丝线交织,如同春天花朵簇拥,与万物平等,梦境中化蝶翩翩。
喜好山林泉石,身心顺应自然。彩虹收束雨滴,映照着冰雪,倚靠蓝天。
每时每刻,随遇而安,每个微尘,各自安住于禅定之中。
奇妙的触感突破束缚,幻化成自然而然的状态。

注释

眼:眼睛。
横:笔直。
鼻:鼻梁。
气:气质。
清:清新。
骨:骨骼。
寒:冷峻。
手眼:动作敏捷。
金篦:古代剃发工具。
快:快速。
身心:身心。
玉壶:比喻内心宁静。
机丝:织机上的丝线。
春华:春天的花朵。
齐平:平等。
梦蝶:梦境中的蝴蝶。
性习:喜好。
林泉:山林泉石。
信缘:顺应自然。
长虹:彩虹。
敛雨:收束雨滴。
照雪:映照冰雪。
倚天:倚靠蓝天。
头头物物:每时每刻。
随宜:随遇而安。
刹刹尘尘:每个微尘。
住禅:安住禅定。
妙触:奇妙触感。
出碍:突破束缚。
幻成:幻化成。
自然:自然而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系列中的一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禅者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眼横鼻直,气清骨寒",寥寥八字,刻画出禅者端庄凝重的面容,眼神深邃,气质清冷。"手眼外应金篦快,身心内照玉壶宽",通过比喻,表达禅者对外在世界的洞察力如同金篦剔除杂质,内心则如玉壶般清澈宽广,修行已达一定境界。

"机丝交织兮春华蔟蔟,与物齐平兮梦蝶团团",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禅者的心境如春天的花朵簇拥,与万物平等,梦境中与蝴蝶共舞,体现了禅者的超然与自在。

"性习林泉,身心信缘",进一步揭示禅者热爱自然,顺应天命,相信一切皆有因缘的禅修理念。"长虹敛雨,照雪倚天",以壮丽景象象征禅者的智慧和力量。

"头头物物随宜说,刹刹尘尘各住禅",表明禅者能随顺世间万象,于每一刹那都能领悟禅理,自在生活。"妙触出碍,幻成自然",最后两句总结了禅者的修为,其智慧触达无碍,如幻化般自然流露。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禅者的内外兼修,既注重形体的修炼,又注重心灵的净化,展现了禅宗崇尚的直观体验和自然流露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二七)

垂老之姿,须发如丝。渊默之味,耳口无疵。

秋高河影阔,露冷月行迟。

答呼若谷神之应,对事得珠色之随。

形式: 押[支]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七四)

默默灵光,堆堆坐忘。衲僧事业,宗印文章。

应物空三世,随缘遍十方。

分身不用相回互,到处谁能作覆藏。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形式: 押[阳]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三○)

法法平齐,随高就低。南日蜀葵向,北风胡马嘶。

形式: 押[齐]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八一)

是真非相,是相非真。拈转四大,不立一尘。

体合虚空有自己,用周法界无别人。

一叶落兮天下秋,一华开兮天下春。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