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堂诗,并叙(其二)

径转如修蟒,坡垂似伏鳌。

树从何代有,人与此堂高。

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

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小路弯弯曲曲像长蛇蜿蜒,山坡缓缓倾斜像巨鳌潜伏。
不知这树木从哪朝哪代就有了,人们在此堂前显得如此渺小。
感叹自己生得太晚,未能早些欣赏古风,偷得片刻清闲已觉厌倦劳顿。
劝告年轻的贵族早日归隐,以免尘世污浊沾染你的华袍。

注释

径:小路。
转:蜿蜒。
修蟒:长蛇。
坡:山坡。
垂:倾斜。
伏鳌:巨鳌。
树:树木。
何代:哪朝哪代。
人:人们。
此堂:此堂前。
高:显得渺小。
好古:喜好古风。
嗟:感叹。
生晚:生得太晚。
偷闲:偷得片刻清闲。
厌久劳:厌倦劳顿。
王孙:贵族。
归隐:归隐生活。
尘土:尘世。
污:沾染。
君袍:华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建筑物。"径转如修蟒,坡垂似伏鳌"通过对比,将蜿蜒曲折的小路比作盘旋的蟒蛇,将缓缓下降的斜坡比作卧着的巨龟,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柔美与雄浑。"树从何代有,人与此堂高"则引出了时间的深远和建筑物的历史悠久,暗示这里是古老而又幽深的地方。

诗中接着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劳累生活的厌倦。"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感慨于自己出生在一个不太适合自己的时代,且不得不承受长时间的辛勤工作与世俗纷争。

最后两句"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则是对那些身居高位却心怀清净愿望早日归隐的人的一种劝告。这里的“王孙”指的是皇族子弟或贵族后裔,他们如果能够及早摆脱世俗的羁绊,归于自然,那么他们的纯洁不再会被尘世的污秽所玷。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中隐堂诗,并叙(其三)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中隐堂诗,并叙(其四)

翠石如鹦鹉,何年别海堧。

贡随南使远,载压渭舟偏。

已伴乔松老,那知故国迁。

金人解辞汉,汝独不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隐堂诗,并叙(其五)

都城更几姓,到处有残碑。

古隧埋蝌蚪,崩崖露伏龟。

安排壮亭榭,收拾费金赀。

岣嵝何须到,韩公浪自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宝鸡县斯飞阁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