禋郊诗

函夏恢文治,禋燔讲礼隆。

物兼明德荐,天以至诚通。

制度亲祠盛,威仪陟配崇。

戎容俨仙仗,霁色照郊宫。

国典书昭事,神禧报屡丰。

端闱宣大号,王泽浸无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朝廷文化繁荣,祭祀礼仪盛大。
万物显美德,上天以真诚沟通。
国家制度详尽,神灵祭祀崇高。
军容整肃,如仙驾仪仗,晴空照耀郊庙。
国家典章昭示,神灵赐福丰富。
庆典上宣布宏大号令,君王恩泽滋润无尽。

注释

函夏:整个夏季。
恢:繁荣。
文治:文化治理。
禋燔:祭祀焚烧祭品。
讲礼隆:礼仪盛大。
明德:美德。
荐:献祭。
天以至诚通:上天以最真诚的态度回应。
制度:国家制度。
亲祠:亲自祭祀。
陟配崇:尊崇的配祭。
戎容:军容。
俨:整齐。
仙仗:神仙般的仪仗。
霁色:晴朗的天空。
郊宫:郊外的宫殿。
国典:国家典章。
书昭事:记录重大事件。
神禧:神灵的福祉。
报屡丰:多次丰收的回报。
端闱:庄严的殿堂。
宣:宣布。
大号:宏大号令。
王泽:君王的恩泽。
浸无穷:滋润无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庄重隆盛的祭祀场景,通过对祭祀活动的详细描述,展现了古人对神灵的崇敬之心和对礼制的重视。开篇“函夏恢文治”表明夏禹时期的文化教育已经得到恢复与推广,而“禋燔讲礼隆”则强调了祭祀活动中对礼节的严格遵守和尊崇。

接着,“物兼明德荐,天以至诚通”指出了祭品的准备与呈献,以及通过至诚的心志来沟通天意。"制度亲祠盛,威仪陟配崇"则描述了祭祀时严谨的程序和隆重的礼节。

诗中“戎容俨仙仗,霁色照郊宫”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的场面,祭祀队伍整齐有序,如同仙境一般;而“国典书昭事,神禧报屡丰”则展示了国家大典的记录与神灵恩泽的丰厚。

最后,“端闱宣大号,王泽浸无穷”表达了君主通过祭祀来弘扬其政令和美德,以及这种恩泽的广泛而深远。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礼制的尊重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43)

余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 字:安道
  • 籍贯:韶州曲江
  • 生卒年:1000—1064

相关古诗词

酬和苏梦得运使

选任逢明主,休嗟尚散郎。

远均天雨露,全抚越封疆。

早振连城价,尝陪照乘光。

宦途更险易,人事变炎凉。

遽喜輶轩至,同期远俗康。

交情重推致,民意乐舒长。

况有江山助,无怀节物伤。

樽前且欢醉,一别久相望。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山寺独宿

柴车走县封,穷途秋耿耿。

急雨带溪声,残灯背窗影。

驱驰下士身,凄凉旅人景。

山寒梦不成,愁多知夜永。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代赠

幽房寂寞时,香散轻袿衣。

可怜夜永不成寐,苦恨春残犹未归。

归来一见伸修眉,宝柱新声逐调移。

多少相思说不尽,泪满玉壶著自知。

形式: 古风

观钓

趋尘寒浦波,桂子秋空月。

烟湿钓纶轻,雨溅苔矶滑。

健鲤吞香钩,锦文红鱍鱍。

将为沸鼎游,势穷犹喣沫。

支颐闲怅望,江湖晴荡漾。

奋鬣就其深,族类能相忘。

胡为贪一饵,委身刀机上。

寄言洗耳翁,逃名真可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