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三月十五夜东园看月,是日清明

小别东园近一年。重携不借印苔钱。

早生新火煮砂泉。

几曲朱阑调鹤地,满衫凉月试琴天。

冰蟾五十二回圆。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东园的一段别后重逢,时间跨度将近一年。他不再依赖金钱,而是带着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独自前来。诗人点燃新火,烹煮山泉,享受宁静的时光。在月光下,他漫步朱栏边,仿佛与鹤共舞,又在凉夜中抚琴,悠然自得。最后,他感慨于冰轮圆满五十二次,暗示着岁月流转,时光如梭。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情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九月初三夜宿华清,用香山旧句成解

露似珍珠月似弓。无人解与唱玲珑。

魂销候馆初三夜,身在莲汤第二中。

灯隐隐,树重重。玉波初上鲤鱼风。

新霜落尽黄榆叶,秋思依依满故宫。

形式:

鹧鸪天(其二)

九月初三绣岭东。秋阶犹发海棠红。

水如碧玉山如黛,露似珍珠月似弓。

临曲槛,绕芳丛。香山俊句许谁同。

后来惟有南唐主,解道澄波似玉容。

形式:

鹧鸪天(其三)

自送斑骓镜槛东。琐窗无意绣芙蓉。

玉阶罗袜徘徊夜,铜辇秋衾寂寞中。

秋后信,杳难逢。黄花时候盼归鸿。

谁知今夜华清馆,露似珍珠月似弓。

形式:

双调望江南.九日归自青门

重九节,缓辔过华清。

菊径红坛肩酒吏,竹梆粉屉卖糕人。风柳不胜情。

官已解,丝鬓尚风尘。

泠口乍移茅店月,渭城初上饼家灯。皂帽马前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