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九首(其七)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首句“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春日晚景,天空晴朗,春风轻拂,是那么温柔和煦。

紧接着,“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则展现了一场宴饮畅谈的夜晚。诗中的“佳人”不仅指美丽的女子,也包含了高尚的情操和品格,而他们在这宁静而明亮的春夜中,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直至拂晓。

然而,在欢乐和歌声之后,“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透露出诗人的深沉感慨。每当宴席散去,回味起来,不禁长叹一声,因为这些美好时光触动了太多的人心。

接下来的“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中,“皎皎”的形容词用得极为精妙,它描绘出月亮在云隙中透出的光泽,而“灼灼叶中华”则是对大地繁华景象的描写。这里的“中华”不仅指具体的地理范围,更寓意着文化和民族的繁荣昌盛。

最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诗人通过这般设问,表达了对人生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悟。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美好,因为一切都有尽头,转瞬即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夜宴和自然景象,以及对欢乐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易逝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九首(其八)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古九首(其九)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形式: 古风

拟挽歌辞三首(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