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湖生夜月,千里满寒流。
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相思路渺渺,独梦水悠悠。
何处空江上,裴回送客舟。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独坐南湖之景。"五湖生夜月,千里满寒流",以宏大的画面开篇,月亮映照在五湖之上,而远方的河流因秋季的寒冷而显得宁静无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孤寂与思念。
接着"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诗人面对着一片空茫,只能目送远方的烟霞渐行渐远,感受到深秋的萧瑟和世界的冷清。这里的“旷望”传达了诗人的无限憬望,而“凄凉天地秋”则是对自然景象以及内心情感的写照。
"相思路渺渺,独梦水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或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相思路"虽长且遥远,但这份思念如同流水一般绵长而深邃,不可阻挡。
最后两句"何处空江上,裴回送客舟",诗人似乎在询问自己或是别人,在哪一片空旷的江面上,能够寻到那位能理解自己心境、送行的朋友。这里的“裴回”可能是指裴回送别,而非具体的人名,“客舟”则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漂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于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情,意境辽阔而又不失细腻,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
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
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
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
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身将刘令隐,经共谢公翻。
有此宗师在,应知我法存。
问心常寂乐,为别岂伤魂。
独访华泉去,秋风入雁门。
行应会府春,欲劝及芳辰。
北极天文正,东风汉律新。
少年逢圣代,欢笑别情亲。
况是勋庸后,恩荣袭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