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并序(其五十七)

就中慈母感儿情,失便哀啼处处惊。

门市人多非是母,虽然观瞩泪还盈。

母来寻见儿还见,当下回颜不作声。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慈母对子女深切的情感,以及在寻找孩子时的焦虑与喜悦。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复杂情感。

首句“就中慈母感儿情”,点明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情。接下来,“失便哀啼处处惊”描绘了母亲在孩子失踪后的焦急与悲痛,她的哭声惊动了四周的人们。这不仅表现了母亲的爱之深沉,也反映了社会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门市人多非是母,虽然观瞩泪还盈。”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真正的母爱与外在表象的区别。即使在人群中,母亲也能凭借对孩子的独特感知和记忆,辨认出自己的孩子。尽管周围人众多,但母亲的眼泪依然如注,这泪水包含了对孩子的思念、担忧以及找到孩子的激动。

最后一句“母来寻见儿还见,当下回颜不作声。”描述了母亲找到孩子后的场景。当母亲再次见到孩子时,她的情绪从极度的焦虑和悲伤转变为平静和满足,甚至没有言语,只是以微笑回应。这种无声的表达,更加深刻地体现了母爱的纯粹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复杂性,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人类情感的真挚流露。

收录诗词(94)

居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并序(其五十八)

眉间豪相焰光身,事见争如理见亲。

事有只因于理有,理慈方便化天人。

一朝大悟俱消却,方得名为无事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偈颂并序(其五十九)

沙门莫苦远祇桓,身四威仪且自观。

蓬若出麻终不直,僧离清众太无端。

从前上古诸先德,尽向丛林里获安。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偈颂并序(其六十)

人天须假像行持,无像无形世岂知?

空生体得岩中坐,华雨由来责见迟。

三乘欲学如斯事,直似空生方始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并序(其六十一)

一切名山到因脚,辛苦年深与袜著。

如今年老不能行,手里把个破木杓。

破木杓,俵与众生甘露药。

众生吃了尽惺惺,一切昏迷皆失却。

形式: 偈颂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