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传付偈颂(其一)四祖

万宝收还万合中,更寻心地亦还空。

紫云盖下已呈瑞,佛法一枝谁与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此诗出自宋代诗人黄裳之手,名为《六祖传付偈颂(其一)四祖》。诗中以“万宝收还万合中”开篇,描绘了一幅万物归一、和谐共生的景象,寓意着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包容万象。接着,“更寻心地亦还空”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清净与空寂,强调了修行者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空灵。

“紫云盖下已呈瑞”,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佛法的神圣与庄严,紫云覆盖之下,预示着吉祥与瑞兆,暗示佛法的影响力深远且超凡脱俗。“佛法一枝谁与同”,则表达了对佛法独特性和唯一性的赞美,认为在众多思想与信仰之中,佛法独树一帜,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宗教哲学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与崇敬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内心世界净化与提升的追求。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意境,不仅体现了宋代文学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精神生活与心灵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六祖传付偈颂(其二)四祖

路上相逢即是缘,心知衣法有人传。

真成净土含诸种,直到生生始得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三)四祖

解脱门中宿已知,种花生性岂须期。

诏书四反终难起,不要浮名不待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一)五祖

情种俱收入混成,还并四事得无生。

字虽不识人休笑,壁上留题已可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二)五祖

无生无种菩提就,非佛非心混沌成。

欲说性空何处觅,可怜禅律谩相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