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传付偈颂(其三)四祖

解脱门中宿已知,种花生性岂须期。

诏书四反终难起,不要浮名不待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对六祖慧能的偈颂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

首句“解脱门中宿已知”,诗人以“解脱门”为喻,暗示了追求心灵自由与解脱的主题。这里的“宿已知”意味着这种追求已经深入内心,成为一种内在的认知和渴望。

次句“种花生性岂须期”,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修养和成长。诗人认为,如同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然生长,人的本性也应自然而然地趋向于纯净和善良,无需刻意期待或强求。

第三句“诏书四反终难起”,借用“诏书”的概念,象征着外界的权威或期望,强调了个人内心的觉醒和选择的重要性。即使面对多次的外在压力或诱惑,真正的自我觉醒和内心的平静难以被外界所动摇。

最后一句“不要浮名不待时”,表达了对虚名和浮华的不屑,以及对时间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和成就不应依赖于他人的认可或时间的流逝,而在于内心的真正觉醒和对真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我觉醒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六祖传付偈颂(其一)五祖

情种俱收入混成,还并四事得无生。

字虽不识人休笑,壁上留题已可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二)五祖

无生无种菩提就,非佛非心混沌成。

欲说性空何处觅,可怜禅律谩相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三)五祖

形生收摄出尘笼,一颗圆光色与空。

槽厂有人来作祖,自然吟入太无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六祖传付偈颂(其四)五祖

尘埃可佛是修时,无物无修秀也知。

欲说菩提符祖意,圆明来处想曾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