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李宰秋思

一叶与风舞,已知天地情。

将令百果实,竞振群虫声。

陶令欲收秫,豳人思誓觥。

更吟君丽句,谁为写钟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片叶子随风起舞,已透露出天地间的深情厚意。
这将激发万物生长,各种昆虫竞相鸣叫表达欢喜。
陶渊明想收割高粱,农夫们怀念着丰收的誓言和饮酒的习俗。
再吟诵你的优美诗句,谁能为你写下这美好的诗篇评价?

注释

一叶:一片叶子。
风舞:随风起舞。
天地情:天地之间的深情。
令:使。
百果:万物。
实:生长。
竞振:竞相发出。
群虫声:各种昆虫的鸣叫声。
陶令:陶渊明(东晋诗人)。
秫:高粱。
豳人:古代指生活在豳地的农夫。
誓觥:丰收时的饮酒誓言。
吟:吟诵。
君丽句:你的优美诗句。
钟评:诗篇的评价或赞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李宰秋思》。诗中,诗人以秋天的一片落叶起兴,描绘了它在风中飘舞,仿佛传达着天地间的情感。接着,他联想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各种果实竞相繁盛,连带吸引了众多昆虫发出声音,增添了生动的秋日景象。

诗人提及陶渊明(陶令)想要收割高粱的情景,以及古人豳地(今陕西一带)人们在秋收后举杯共饮的习俗(誓觥),展现了农事活动与人文风情的交融。最后,诗人赞叹友人李宰的优美诗句,询问谁能像钟评家那样准确地评价这美丽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以及对友情和文学的欣赏,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含蓄深沉的特点。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李密学会流杯亭

园林固足胜,景著必人贤。

将泛杯中物,远分湖水泉。

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易醉缘多病,陪公愧少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争传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

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

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

方在洞庭上,秋怀那得禁。

西风楚波恶,度雁海云阴。

洛客吟初苦,骚人思已深。

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