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州签判李廷评

曩者初见君,同来许昌幕。

今虽俱服除,独得王粲乐。

山东寇盗息,沛上风物博。

主人况豪英,樽俎不落莫。

行行无久留,归向骐驎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从前初次见到你,一同来到许昌任职。
如今虽然我们都已脱去官服,但我独享王粲般的快乐。
崤山以东的盗贼已经平息,沛上的风土人情十分丰富。
更何况我们的主人是个杰出的人才,宴席上总是热闹非凡。
我们不会停留太久,即将返回麒麟阁。

注释

曩者:从前。
初见:初次见面。
君:您。
许昌幕:许昌的官署。
俱服除:都已离职。
王粲乐:像王粲那样的快乐(王粲,三国时期才子,常有才华横溢之乐)。
山东:崤山以东。
寇盗:盗贼。
息:平息。
沛上:沛县。
风物博:风土人情丰富。
主人:主人家。
豪英:杰出人才。
樽俎:宴席。
落莫:冷清。
行行:行走。
久留:长时间停留。
归向:返回。
骐驎阁:麒麟阁(古代官署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徐州签判李廷评》。诗中,诗人回忆起与李廷评初次相识时的情景,两人都曾在许昌幕府共事。如今虽然都已卸去官职,但李廷评似乎能像三国时期的王粲那样,即使在离别之际仍能保持乐观豁达。诗人欣慰地提到山东的盗贼已经平息,沛上的风土人情丰富多样,显示出当地安宁和繁荣。主人的豪迈英姿和宴席的热烈气氛也令人印象深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返回徐州任职的期待,祝愿他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暗示着对他的未来寄予厚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了对友情和仕途的祝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徐绛秘校罢泾尉而归

去年茶熟君得补,今来茶熟君已去。

心曾不计茶有无,隼在高风自腾翥。

昨日我送吴侯归,未忍重临离别处。

不若群公怜祢衡,相逐纵横唯柳絮。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送徐秘校庐州监酒

淮南秋物盛,稻熟蟹正肥。

况身为酒官,醇酎饮不非。

傥观众人醉,徒自使世讥。

与君伯氏好,试以此言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晋原乔主簿

太守登车时,我病不能出。

遥期玩海棠,度险马屡叱。

唯畏行迈迟,恶欲及春日。

何为爱此花,曾非桃杏匹。

生红浓复浅,瘦蒂脩且密。

湖傍几十树,雕盘拥新漆。

酒倾琉璃盆,月上欢未毕。

县官同远宦,簿领无督诘。

刻意咏芳菲,追补李杜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送晏太祝之宣城监税

每爱昭亭傍,清滩石可数。

两岸脩竹林,孤城严晚鼓。

自辨越人言,难廋楚乡语。

郭门春聚船,江贾无多取。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