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江边举行的宴会,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两句,通过对宴会主持者和参与者的描述,展现了宴会的隆重与参与者的身份尊贵。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这两句诗,则是对宴会气氛的描绘。"唱歌"表明宴上有乐声伴随,而"江鸟没"则暗示了宴会可能是在傍晚时分举行,天色渐暗,连鸟儿也隐匿不见。"吹笛岸花香"更是增添了一份诗意美感,通过笛声和花香的结合,让人仿佛可以闻到那清新而悠扬的声音。
接下来的"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两句,则是在描写宴会上的饮宴场景。"酒影摇新月"不仅形象地表现了酒杯在月光下的倒影,而且也暗示了宴会的悠长和愉悦。"滩声聒夕阳"则是对自然环境的声音描写,水流的声音与日落时分的阳光交织在一起,为画面增添了一份静谧。
最后两句"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表达了宴会即将结束,夜色渐浓,诗人听到了船上的铃声,这是返回的信号。"归棹绿川长"则是在描写归途的情景,那"绿川长"不仅形容了河流的长度,也暗示了一种自然无垠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雪融双树湿,沙闇一灯烧。
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
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有客至铃下,自言身姓梅。
仙人掌里使,黄帝鼎边来。
竹影拂棋局,荷香随酒杯。
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