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风尘怎能奈何你,整天独自奔波忙。
父母年迈却无法侍奉,因家庭贫困常在外闯荡。
酒醉中轻视添上的白发,春梦中仿佛跨越了黄河。
离家乡的关隘并不远,何时才能再愿意回去看看。

注释

风尘:比喻旅途的劳顿或纷乱的社会环境。
奈汝何:怎能奈何你,表示无可奈何。
波波:奔波忙碌的样子。
亲老:父母年迈。
官养:指通过做官来供养,这里指经济条件好到足以赡养。
在外多:大多时间都在外。
醉眼:酒醉后的视线。
轻白发:不把增多的白发当回事,有无视岁月之意。
春梦:美好的梦境,这里可能也含有一丝虚幻不实的意味。
渡黄河:可能象征着对故乡或理想的跨越与追求。
相去:距离。
关城:指靠近边界的城镇,这里可能特指诗人故乡附近的关隘。
何时更肯过:什么时候才愿意再次经过(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哀伤和对友人的深切祝愿。"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无奈和孤独感受。"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则写出了诗人个人家庭的困顿,无官禄可依,家中老小无以为养,自己在外漂泊,不得不增添了生活的辛酸。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和生活状态。醉眼轻视看待自己的白发,说明年龄已高,而春日之梦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却如同渡过汹涌的黄河一般,充满了困难。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关城在这里成了友情别离的象征,而"何时更肯过"则是诗人对未来重逢机会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朋友、家国的牵挂,以及生活中的苦楚和无奈。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

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雪融双树湿,沙闇一灯烧。

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

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喜华阴王少府使到南池宴集

有客至铃下,自言身姓梅。

仙人掌里使,黄帝鼎边来。

竹影拂棋局,荷香随酒杯。

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蚤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