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政府机关里每日无事可做,我们这些人清闲无比。
野草根部渐渐侵蚀了柱子的基石,青苔的颜色爬上了门闩。
偶尔低头饮水时可见到飞鸟,卷起帘子便能在晴天远眺群山。
新作的诗还未吟咏尽兴,昨晚在梦中又回到了东方的家。

注释

公府:政府机关。
日无事:每天没有事务。
吾徒:我们这些人。
只是闲:只有空闲。
草根:野草的根部。
侵:侵蚀。
柱础:柱子下的基石。
苔色:青苔的颜色。
上门关:门上的闩。
饮砚:低头饮水,这里指毛笔在砚台上吸水,比喻文人闲适生活。
时见鸟:时常能见到飞鸟。
卷帘:掀起门帘或窗帘。
晴对山:在晴朗的日子里面对着山景。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吟未足:吟诵尚未尽兴。
昨夜:昨天晚上。
梦东还:梦到回到了东方的家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公府日无事,说明工作上的轻松和空闲。"吾徒只是闲"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悠闲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用生动形象描绘了一种时间长久、物态演变的景象。草根渗透到建筑的基础,苔藓攀附至门扉,这些细节展示了自然界对人造环境的缓慢占领与侵蚀,同时也暗示了一个静止不动的时间流逝。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则转向诗人的日常生活。饮砚,即品味茶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雅事。在此过程中,诗人偶尔望见飞鸟,这种静谧的画面与其悠闲的心境相得益彰。而卷帘赏心悦目之景,则是诗人在晴朗天气下,对着山色享受自然美景。

最后两句"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表明诗人的创作热情和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诗人刚吟咏完一首新诗,但心中仍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昨夜梦中的场景尤为动人。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捕捉,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心境。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蚤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登凉州尹台寺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其一)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

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

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

仙郎看陇月,犹忆画眉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其二)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

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

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