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词

妾本名家女,生长不出门。

严慈有训诫,讽诵常书绅。

坤道本巽顺,女德在守身。

习成礼义性,自觉芝兰薰。

年当十四五,偶值数厄屯。

有斧柯不伐,有媒不成亲。

自甘不偶分,宁为摽梅嗔。

深闺弄针线,绣出鸳鸯裙。

开奁对妆镜,髻抹巫山云。

悠悠过白日,堂堂背青春。

馀龄四十外,黄气眉头新。

蛛丝知有喜,鳷鹊能通神。

结缡遂夙愿,一朝嫁良人。

相看各妩媚,和气成氤氲。

鹤鸣而子和,恩义鱼水敦。

纫兰已成佩,制锦将为纹。

岂知人心异,背面楚与秦。

旧人渐失爱,新者转殷勤。

冬裘切肌骨,秋扇生埃尘。

我不为参商,胡为各升沈。

我不为草木,胡为异兰芬。

我但知有天,胡天不我闻。

耳目各有别,视听良非真。

谓深非瀚海,谓高非昆崙。

钟鼎无铢两,一羽成千钧。

蛙鸣等鼓吹,蝉噪愈箫笙。

纸窗粉难白,茜裙染不殷。

辨冰不作水,未必知寒温。

语雾良非烟,气类实有分。

差之忽毫釐,缪以千里云。

愿夫回此心,更期推至仁。

妾心本无薄,妾貌光燐燐。

眉宇自神彩,岂效西施颦。

嗟哉甘落寞,异室隔朝昏。

残灯对长夜,寒瓢守孤贫。

病驱不举首,孤鹤长惊魂。

长门有遗恨,空托相如文。

班姬寄心迹,作赋聊自陈。

妾身芥可比,妾命毛可伦。

敢望黄金室,为我烹羔豚。

敢冀白玉堂,为我开芳尊。

时兮不我住,日月如飞轮。

我命终不良,我生胡不辰。

但祈垂旧念,无俾竟沈沦。

得如狗马愿,伏枥羁残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闺词》是明代诗人苏仲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从少女到中年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迁。诗中充满了对命运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失落。

诗的开头描述了女子出身名门,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走出闺房,只能通过读书学习来充实自己。她遵循着女性应有的美德,内心充满着礼义之风,如同芝兰般高雅。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她十四、五岁时,遇到了人生的困境,无法实现婚姻的愿望。女子虽不甘心,却也明白了自己的命运,选择坚守自我。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女子在深闺中的生活,她以针线为伴,绣出鸳鸯图案,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子逐渐步入中年,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期待着命运的转机。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蛛丝知有喜”、“结缡遂夙愿”,表达了女子对幸福婚姻的渴望。然而,现实的残酷让她意识到,世事无常,人心易变,昔日的爱人渐渐失去关爱,新的伴侣却更加殷勤。这种对比强烈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诗中表达了女子对命运的深深感慨,她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并帮助自己,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深刻揭示了女性在特定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纪异

建元之戊辰,二十有三日。

淩晨望四郊,已被黄埃汨。

阵阵如飞烟,眯目箕扬急。

咫尺失江山,沟池各填没。

飞廉起震号,屏翳愈障郁。

有如混沌初,迷濛水泥淈。

三辰失其缠,五纬尤慌惚。

飞鸟惊网罗,徬彷伏幽密。

鱼龙隐渊深,虎豹投岩窟。

妖氛助燄威,百怪乘以出。

老幼怖且忧,道路走徒卒。

我心实匪宁,畴能不惊怵。

天实仁爱心,示戒欲无忽。

吾皇肃然兴,涣号先辅弼。

省躬饬百僚,整顿纪与律。

网罗起俊髦,收拾无遗逸。

轻徭减田租,省刑垂仁恤。

坐见黄埃清,风雷在呼叱。

昔尧洪水灾,举舜万事毕。

商汤遇大旱,桑林躬自责。

二圣迈千秋,永言怀祇慄。

维我大圣人,神功自无匹。

引咎安万民,古今尽超轶。

迎历无疆休,四海永宁一。

小臣敢献言,有怀不能窒。

形式: 古风

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其一)蓝田玉

有客携一囊,采采蓝田玉。

微茫渡江水,崎岖入山谷。

搜索穷目力,遍寻费心曲。

场中多白石,光彩堪夺目。

忻然有奇遇,摭拾慎藏录。

夜擎再玩之,照以光明烛。

始觉非至宝,赝物不再宿。

须知地有灵,珍奇多秘蓄。

中遇抱璞翁,毋俾更刖足。

形式: 古风

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其二)荆台马

大集荆楚驹,置之荆台野。

百十自分群,玄黄杂苍赭。

中有蹀石儿,中有汗血者。

一经孙阳翁,笑谈定取舍。

谁道不空群,龙驹归庙社。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其三)邓林木

吾闻邓林木,连阴遍千里。

自从开辟来,斲伐非一纪。

是谁持斧柯,历阅林麓里。

社栎非所用,樗散非所喜。

所得在良材,所获须杞梓。

或逢沈与檀,骨干千年止。

蜿蜒龙蛇枝,逢者不顾矣。

兹特非等閒,金璧安敢比。

中蕴二五精,天香透肤理。

直可荐郊庙,不敢语凡鄙。

果遇巨眼人,持归献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