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其二)荆台马

大集荆楚驹,置之荆台野。

百十自分群,玄黄杂苍赭。

中有蹀石儿,中有汗血者。

一经孙阳翁,笑谈定取舍。

谁道不空群,龙驹归庙社。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代选马场景,以马喻人,寓含深意。诗人通过描述一群马的混杂与分类,以及孙阳(伯乐)的慧眼识珠,展现了选拔人才的过程。诗中“大集荆楚驹,置之荆台野”描绘了众多马匹聚集在荆楚之地,被安置于荆台野外的情景,象征着众多人才汇聚一堂。接着,“百十自分群,玄黄杂苍赭”则说明这些人才根据不同的特质被分成了不同的群体,体现了选拔时对个体差异的重视。

“中有蹀石儿,中有汗血者”进一步点明了其中既有普通之马,也有稀有珍品,暗喻人才中既有平凡之辈,亦不乏杰出之士。最后,“一经孙阳翁,笑谈定取舍”描绘了伯乐孙阳凭借其卓越的识人能力,轻松地判断出哪些人才值得重用,形象地展示了选拔人才的关键在于识别和利用人才的独特才能。

“谁道不空群,龙驹归庙社”则表达了即使在看似平凡的人才群体中,也可能隐藏着未来的栋梁之材,强调了选拔人才不应忽视任何潜在的优秀人才。整首诗以马喻人,寓意深刻,不仅反映了古代选才的智慧,也蕴含了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其三)邓林木

吾闻邓林木,连阴遍千里。

自从开辟来,斲伐非一纪。

是谁持斧柯,历阅林麓里。

社栎非所用,樗散非所喜。

所得在良材,所获须杞梓。

或逢沈与檀,骨干千年止。

蜿蜒龙蛇枝,逢者不顾矣。

兹特非等閒,金璧安敢比。

中蕴二五精,天香透肤理。

直可荐郊庙,不敢语凡鄙。

果遇巨眼人,持归献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其四)洞庭鱼

渺渺洞庭水,茫茫接天日。

有时烟云生,巨宇皆涨郁。

中有鱼鳖窝,中有龙蛇窟。

网者非一人,钓者非一匹。

所喜鲟与鳇,得之为尤物。

先以贡至尊,后以输郡邑。

斯味固可嘉,不过助甜滑。

不若鼋与鼍,所取在皮骨。

鼋骨可疗病,痨瘵丸千粒。

鼍皮可冒鼓,声震如雷翕。

疗病起人死,震鼓兵可集。

视彼口腹资,伊功反无及。

嗟我网罗人,到手先掇拾。

形式: 古风

典试院中杂作五首皆言取士之法而各有所喻焉(其五)合浦珠

仰闻合浦珠,出自老蚌胎。

茫茫沧海底,阵阵风波摧。

探者非一人,采者什百来。

中有鬼神护,中有造化裁。

勇夫不得遇,弱者分或该。

小圆菽粟粒,满眼光璀瑰。

可怜照乘宝,未献君王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朗司务韵

少抱经纶才,胸中尽奇策。

道义贯天人,文章兼六籍。

剑指星斗寒,气吐虹霓赤。

屈宋声先驰,董贾名赫奕。

作书献君王,曾得兼俊宅。

五载司空阶,见者浑落魄。

一朝慕一疏,归作鸱夷伯。

寻山友鹿麋,闭门谢宾客。

偃仰天地宽,吟咏山水碧。

急流涌泉谁,我为公喜怿。

甘心拜下风,上书乞恩泽。

归骨返故庐,杯酒散愁惕。

草衣度终年,斗室不为窄。

借问千古人,不知谁玉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