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郑司业

晚学更求来世达,正怀非与百邪侵。

古人名在今人口,不合于名不苦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我晚年开始追求来世的智慧和通达
内心正坚定,不受各种邪念所侵蚀

注释

晚学:晚年学习。
更:更加。
来世达:来世的智慧和通达。
正怀:内心正坚定。
非与:不受。
百邪侵:各种邪念所侵蚀。
古人:古代贤人。
名:名声。
今人口:现在人的口中。
不合:不符合。
于:在。
名不苦心:追求名声并不痛苦。

鉴赏

这首诗是张蠙的《赠郑司业》,创作于唐代。诗人通过这四句话传达了对后学者的期望和鼓励,以及对于个人名声与内心修为之间关系的思考。

"晚学更求来世达" 表明诗人希望后来的学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新的高度。"正怀非与百邪侵" 则表达了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倾向和错误观念保持警惕的态度,不让它们影响到自己。

"古人名在今人口" 指的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名字被后人传颂。"不合于名不苦心" 强调了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美好名声不相符,那么他内心就会感到痛苦。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名誉和实际行动的一致性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知识追求、个人品德和社会评价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严于律己、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对后学者寄予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101)

张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 籍贯:清河
  • 生卒年:公元895年

相关古诗词

赠段逸人

长筇自担药兼琴,话著名山即拟寻。

从听世人权似火,不能烧得卧云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下第述怀

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

名从近事方知险,诗到穷玄更觉难。

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

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云朔逢山友

会面却生疑,居然似梦归。

塞深行客少,家远识人稀。

战马分旗牧,惊禽曳箭飞。

将军虽异礼,难便脱麻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长安春望

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

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

甘贫祗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

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