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皇甫冉西陵见寄

西陵潮信满,岛屿没中流。

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

寒光生极浦,落日映沧洲。

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西湖的潮水涨满了西陵,小岛都被淹没在水流中央。
远方来的客人依据风向和水势,思念着在南岸渡口的亲人。
冷清的光辉从远处的水边升起,落日的余晖映照在苍茫的沙洲上。
是什么原因让你扬帆离去,只留下海鸥在海上惊起一片空白。

注释

西陵:地名,这里代指杭州西湖一带。
潮信:指潮水涨满。
岛屿:湖中的小岛。
中流:水流的中央。
越客:来自越地的旅客,泛指远方的游子。
风水:这里指航行时依赖的风向和水流情况。
相思:互相思念,深深怀念。
南渡头:南方的渡口,此指离别之地。
寒光:冷清的光线,可能指月光或曙光。
极浦:远处的水边。
落日:夕阳。
沧洲:靠近水边的陆地,常用来形容视野开阔而略带荒凉的地方。
何事:为什么。
扬帆:升起船帆,准备航行。
去:离开。
空惊:无端惊扰。
海上鸥:海面上的鸥鸟,常象征自由或孤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西陵潮信满,是说长江水势连绵不断,岛屿没中流,则是形容江中的岛屿被汹涌的江水所淹没。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深远的意境。

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这两句则转向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越客,即江南的旅人,他们依附着江风和水势,行走在通往南方的小路上。而“相思”二字,则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南渡头,是指渡口,也象征着与亲友会合之地。

寒光生极浦,落日映沧洲。这两句再次回归到自然景观的描写中。“寒光”二字,给人以清冷的感觉,而“落日映沧洲”则是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江中的岛屿之上,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晚霞图。

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这两句则带有一丝感慨和无奈。诗人问自己,为何要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而那“空惊”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未知世界的忐忑不安,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旅途生活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展示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0)

灵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皇甫冉将赴无锡于云门寺赠别

湖南通古寺,来往意无涯。

欲识云门路,千峰到若耶。

春山子敬宅,古木谢敷家。

自可长偕隐,那言相去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东兰若

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

寒竹影侵行径石,秋风声入诵经台。

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

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黄公陶翰别业

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

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间有鬼神。

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

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别皇甫曾

幽人从远岳,过客爱春山。

高驾能相送,孤游且未还。

紫苔封井石,绿竹掩柴关。

若到云峰外,齐心去住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