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其二)

朝入一几纵,暮入一几横。

黄卷值昔人,欢与相逢迎。

孙子谢口语,阮生劳目睛。

登亦岂必喑,籍犹未能盲。

学非经世具,所贵自知明。

仁义有不然,失时悲战泓。

一生屐几量,况欲俟河清。

动与道弥远,静于理逾精。

君能问舍往,吾亦卖刀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早晨读书如纵跳,傍晚又似横行。
书卷中的人物仿佛旧相识,他们热情地迎接我。
孙子谦逊的话语,阮生的目光却因阅读而劳累。
即使不能沉默不语,视力不佳也并非学习的障碍。
学问并非解决世间问题的万能钥匙,重要的是自我认知清晰。
仁义有时并不适用,错过时机就会像战泓之败,令人悲伤。
一生中走过的书斋台阶有多少,更何况期待社会公正的到来。
行动与道义的距离越拉越大,静心思考则道理更为精深。
你若能询问路向,我也会卖掉刀具启程同行。

注释

纵:形容读书时思绪起伏。
横:形容读书时专注凝视。
黄卷:泛指古籍、书籍。
昔人:古人,指书中的角色。
孙子:指《孙子兵法》作者孙武。
阮生:泛指读书人。
喑:哑,这里指沉默。
籍:书籍。
经世具:治世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失时:不合时宜。
战泓:指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失误。
屐:木屐,这里代指书斋。
河清:比喻社会公正,出自《左传》。
道:道德或人生道路。
舍:住所,这里指问路。
卖刀行:卖掉刀具,表示准备出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日常读书写字的生活场景起兴,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理解。他提到早晨沉浸在书卷中,傍晚又变换姿势阅读,仿佛与古代学者相遇,感到欣喜。诗人引用孙子和阮生的故事,暗示即使像他们那样有名的人物,也需不断学习以保持智慧。

接着,诗人强调了学问并非仅用于世俗事务,而是贵在自我认知和明理。他批评了那些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执着于仁义,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宋襄公因仁义而战败的例子。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期待清澈的河水(喻指社会清明)到来,但同时也认识到,行动应遵循道义,静思则能深化对道理的领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彦远的邀请,表示如果对方愿意来访,自己也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前往相迎,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对学术交流的热忱。整首诗寓含哲理,语言质朴,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彦远相州道中二首(其一)

自君之出矣,吾居关昼横。

尚有杨李来,时能出门迎。

少日所忿慉,壮年瞀双睛。

涉月在一床,几成小冠盲。

夫子竹林趋,世固溷高明。

尚喜鞍马间,经阿复缘泓。

诗随晚雨堕,迫户有馀清。

便拟酿白黍,相邀饭青精。

重惜吾杨李,徂秋各南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校书孔彦常校资治通鉴作

群公爱我邀我居,平生文举情岂疏。

钩陈玄武在北极,上帝之府森图书。

赵韩魏降显德尾,司马蝉嫣世良史。

其人不见其言在,青草生原岁阳止。

吾君好学由生知,成汤得尹方有为。

应合它年尹躬学,书成泣像麒麟阁。

形式: 古风

次韵钱济明赠感慈长老

我闻栖禅人,一念超十地。

云何别影事,未免依缘气。

譬如幻男女,机废根随废。

不然怖头走,此病穷三世。

邦公狮子吼,曾使诸天喜。

广说无说时,俱成甘露味。

不知室久如,当有天来侍。

城隅竹坞近,梵刹开严閟。

以彼穴中空,清风自来萃。

我生久更事,求愚不求慧。

清风已说法,不用重宣偈。

开祖照人姿,沧波白蘋际。

居然九奏妙,往往鱼龙戏。

济明经世才,彫松识寒岁。

怀宝竟迷邦,此岂非良计。

名山寻胜士,投老终深诣。

我自所蕲廉,蝉叶真堪蔽。

形式: 古风

次韵阎秀才汉臣食兔

兔诚中山族,中古稍分裂。

唐虞用大牲,虽有目未瞥。

䨲孙能飞仙,飘忽天汉决。

不逢易牙试,厥胄几泯灭。

羿弧殒阳乌,曾不弋在穴。

王良马慢忌,扑握几奔掣。

初遭赳赳子,鼎饪饫毛血。

中逢宋鹊窘,饥吻啄原雪。

叔世削格多,星迸失行列。

蹄穷不得逸,如鼠限高闑。

应怜蚌潜水,暴腹想江月。

唇亡欲谁语,竟死犹结舌。

肩尻弱易解,狼藉腥尺铁。

抽毫置筠管,复苦蠹鱼齧。

论功在册府,微物推尔杰。

剡藤光夺缣,抄记良琐屑。

北邻阎夫子,尚忍资杯啜。

得诸韩卢口,实以彊暴劣。

作诗誇芳美,此誉宁所悦。

不如狐膏臊,质贱甘弃绝。

冢妖老通数,藤索夜空设。

尔曾不及彼,就获徒内热。

聆声无耸耳,当学缩颈鳖。

吾君阜万物,沛若泽未竭。

谁能复古初,此味傥可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