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惠酒因谢

山城物色正严冬,梅放长梢露小红。

破萼未深聊敌雪,收香不密任随风。

尽教插满金钗上,休管吹残玉笛中。

须至开筵召佳客,为公连夜赏郫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山城的景色正值寒冬时节,梅花绽放枝头显露出一抹微红。
花瓣初绽未深,勉强抵挡着雪花;香气虽不浓郁,任凭清风吹拂。
尽管让它们插满金钗,不必担心笛声会吹散花香。
直到设宴邀请嘉宾,我们才会彻夜欣赏这郫筒美酒。

注释

山城:指山峦环绕的城市。
物色:景象,风光。
正:正当。
严冬:寒冷的冬季。
梅:梅花。
放:绽放。
长梢:长长的枝条。
露:显现。
小红:淡淡的红色。
破萼:花瓣刚刚裂开。
聊:姑且,勉强。
敌:抵挡。
雪:雪花。
收香:凝聚香气。
不密:不够密集。
任:任由。
随风:被风吹走。
尽教:尽管让。
插满:插得满满的。
金钗:古代妇女头饰,此处比喻插花。
休管:不必理会。
吹残:吹散。
玉笛:精致的笛子。
中:其中。
开筵:设宴。
佳客:尊贵的客人。
为公:为了您。
连夜:整夜。
赏:欣赏。
郫筒:一种地方美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城的静谧景象,梅花在严冬中露出了小红色,雪花未能完全覆盖破萼,香气不需要紧密地收藏便随风飘散。诗人想将这些美好装点于金钗之上,不必担心玉笛会因为风而变得残缺。

诗中“须至开筵召佳客,为公连夜赏郫筒”一句,则表达了诗人邀请友人共赏酒酿的热情,以及在一个不眠之夜,与吴公共同品味美酒的愉悦心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弄珠亭春日闲望

弄珠亭上客,来想弄珠人。

野草迷晴岸,垂杨暗晚津。

天涯羁旅地,村落寂寥春。

何处皤然叟,扁舟下钓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弄珠亭春望

岸柳舞毵毵,春醲物象酣。

烟云分极浦,舟楫聚回潭。

上水鱼千万,眠沙雁两三。

遥怀无可奈,长是寄城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张中允先生挽诗三首(其三)

文行俱高妙,声名五十秋。

君恩来草泽,子舍上瀛洲。

有相身须尽,无谁泪不流。

庭前云盖石,长伴影堂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张中允先生挽诗三首(其二)

乡校咨模范,闺门慕典刑。

爱看高士传,欲注净名经。

素节标家牒,芬情勒冢铭。

近谁瞻碧落,应见少微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