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金堤驿

虫声四野合,月色满城白。

家家闭户眠,行人发孤驿。

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绤。

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

人睡落堑辙,马惊入芦荻。

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

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

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

形式: 古风

翻译

四周响起虫鸣声,月光洒满城洁白。
家家关门入睡去,行人的身影凸显孤独的驿站。
离家时尚且酷热,只穿着轻薄的葛衣。
季节忽然又变换,秋风穿透了身体的每一根经脉。
人在困倦中落入路旁沟壑,受惊的马儿跑进了芦苇丛。
为安慰远方的亲人时常询问路程,惊觉天黑时急忙摇动鞭子前行。
从军哪里谈得上快乐,忧虑和苦难常常萦绕心头。
只希望在贫穷的家中,能够团团圆圆度过每一天。

注释

虫声:昆虫的叫声。
四野合:四处响起,汇聚成一片。
月色:月光。
满城白:整个城市都被月光照亮,显得明亮。
家家:每家每户。
闭户眠:关门睡觉。
行人:出行的人。
发孤驿:显现出孤独的驿站,也可能指行人自己感到孤独。
离家:离开家。
尚苦热:仍然很热。
衣服:穿着。
唯轻绤:只有轻薄的葛布衣服,绤指葛布。
时节:季节。
忽复迁:忽然又变化了。
秋风:秋天的风。
彻经脉:穿透身体,感觉深刻。
人睡落堑辙:人因困倦掉进路边的沟里。
马惊入芦荻:受惊的马跑进了长满芦苇的地方。
慰远:安慰远方的亲人。
时问程:时常询问旅程的情况。
惊昏忽摇策:天色昏暗时突然摇动鞭子前行,惊昏指天色已晚。
从军:参军,加入军队。
岂云乐:哪里说得上快乐。
忧患:忧虑和祸患。
常萦积:常常积累在心里。
唯愿:只希望。
在贫家:在贫穷的家中。
团圆:家人团聚。
过朝夕:度过每一天,朝夕指时间,泛指日常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行军景象,诗人通过对夜晚虫鸣、月色、家家闭户以及行人孤独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旅途中的寂寞。诗中“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绔”两句,透露出季节更迭与衣着单薄之间的矛盾,增添了一份行军之人的辛酸。而“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则是对秋天转瞬即逝和秋风凛冽的感慨。诗人通过“人睡落堑辙,马惊入芦荻”表现了夜晚行军中的紧张与不安。

在后半部分,诗人的情感更加低沉,“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和旅途中困顿的担忧。"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则是对行军生活艰辛的无奈感受。而最后“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平淡家庭生活的渴望和对团聚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夜行军景象的刻画,抒发了对家庭温暖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困顿的哀叹,是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早起

回灯正衣裳,出户星未稀。

堂前候姑起,环佩生晨辉。

暗池光羃䍥,密树花葳蕤。

九城钟漏绝,遥听直郎归。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羽林行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其一)宫中调笑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杂曲歌辞(其二)宫中调笑

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形式: 词牌: 古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