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新授铜符未著绯,因君装束始光辉。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鱼缀白金随步跃,鹘衔红绶绕身飞。

明朝恋别朱门泪,不敢多垂恐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刚刚得到铜印还没穿上红色官服,因为你的装扮才显得光彩照人。
深厚的友情像范叔赠绨袍那般,荣耀超过苏秦佩戴印信归来。
如同鱼儿挂着白金随着步伐跳跃,鹘鸟衔着红色绶带环绕我身飞舞。
明天在朱门告别,我不敢多流泪,怕弄脏了衣服。

注释

新授:新近被授予。
铜符:古代的一种铜制符节,作为官职的象征。
未著绯:还没有穿上红色的官服,绯指红色的官服。
惠深:深厚的恩情。
范叔:指春秋时期的范蠡,以赠绨袍给朋友闻名。
绨袍赠:赠送绨袍,表示深厚的情谊。
荣过:荣耀超过了。
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曾佩六国相印。
佩印归:佩戴着印章归来,象征地位显赫。
鱼缀白金:形象地说自己如同鱼儿挂着贵重的白金。
鹘衔红绶:鹘是一种猛禽,这里象征权贵的标志。
绕身飞:环绕身体飞翔,象征荣耀和地位。
明朝:明天。
恋别:依依不舍的离别。
朱门:古代富贵人家的大门,常用红色漆成。
恐污衣:担心眼泪弄脏了衣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新授官职带来的荣耀与物质财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赠礼者的感激之情和离别时的情感。全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展现了古代官员对于身份地位变迁后的喜悦以及对友人的依恋。

"新授铜符未著绯,因君装束始光辉"一句,描写的是刚获得的官职象征——铜符尚未佩戴在衣带上,但因为有了朋友的赠礼,所以诗人穿戴起来才显得光鲜亮丽。这里的“因君”指的就是赠礼者,表明了这份荣耀是因为对方的恩惠而来。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赠礼者的恩泽深厚。通过与历史上著名人物苏秦和范叔相比,显示了这份恩惠超越了常人,使诗人的荣耀甚至超过了古代的辩士苏秦。

接下来的两句"鱼缀白金随步跃,鹘衔红绶绕身飞"描绘的是物质财富和象征着吉祥如影随形的装饰。这里的“鱼缀白金”可能是指精美的腰带或其他服饰上的装饰,而“鹘衔红绶”则是直接引用了赠礼中的鹘衔瑞草绯袍,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

最后两句"明朝恋别朱门泪,不敢多垂恐污衣"表达的是离别时的情感和不忍心让眼泪玷污了赠礼者所赐予的华美衣服。这里的“朱门”指的是官宦之家,而诗人在离别之际,虽然伤感,但又怕自己的眼泪玷污了那份珍贵的礼物,因此不敢多垂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荣耀的描绘,以及离别时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友情、地位和物质享受的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赠礼者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亲宾相贺问何如,服色恩光尽反初。

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

便留朱绂还铃阁,却著青袍侍玉除。

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初罢中书舍人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

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

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

炮笋烹鱼饱飧后,拥袍枕臂醉眠时。

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

病身初谒青宫日,衰貌新垂白发年。

寂莫曹司非热地,萧条风雪是寒天。

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

一种共君官职冷,不如犹得日高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