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宝塔高耸入蓝天,攀登四望视野宽广。
塔顶与元气相融,高出海云之上绵延不断。
万物在空中划分界限,天宫仿佛连接着画梁。
水波荡漾映照金刹,阳光照射下佛塔光芒闪烁。
飞鸟轻掠过洁白的帘幕,朝霞映衬着绣饰的拱门。
目光随着旅途消失,心随远行的帆船飘扬。
露水洗净梧桐叶,秋霜催熟橘柚黄。
如果能见到神圣的玉毫,它将照亮迷茫的方向。

注释

宝塔:高大的塔。
凌:高耸。
苍苍:蔚蓝天空。
元气:宇宙的原始生命力。
合:融合。
海云长:直插云霄。
万象:万物。
空界:天空的边界。
三天:天宫。
画梁:彩绘的屋梁。
金刹:金色佛塔。
影:倒影。
日动:太阳移动。
琼帘:美玉般的帘幕。
绣栱:装饰华丽的拱门。
征路:旅途。
断:消失。
去帆:远行的船帆。
露浴:沐浴露水。
梧楸:梧桐和楸树。
白:洁白。
霜催:秋霜催熟。
橘柚:柑橘类水果。
黄:黄色。
玉毫:佛像上的毫毛。
迷方:迷失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抒发了对广阔世界和深邃宇宙的思考。宝塔在苍茫中挺立,是仰望天际的象征,也是心灵超越尘世的标志。诗人通过描绘塔的高耸,表达了自己与宇宙元气合一的境界,展现了宏大的视野和深远的意境。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是对自然景观和宇宙结构的美妙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于世界之大、宇宙之广的感悟。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则是时间流转与自然光影变化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豁达心境。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是对天界景色的一种细腻刻画,通过这些精美的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则是对远行旅途中所见风光和内心世界的交响,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自由的心灵状态。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是秋天景象的生动写照,通过这些具体的自然形象,诗人捕捉了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脆弱。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则是在这种广阔无垠的宇宙面前,诗人寻求心灵的澄明与方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哲学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徵。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秋夜独坐怀故山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

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

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

誇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

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

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拙薄遂疏绝,归闲事耦耕。

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

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送二季之江东

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

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

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

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

此行俱有适,迟尔早归旋。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