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倅二首(其二)

别乘词锋不费磨,江山得助想经过。

离情柳色长亭暮,愁绪梅腮细雨多。

渭北论文须细与,洛南问业念如何。

有时尺素频相寄,莫负东来锦鲤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无需费力雕琢言辞,江山美景令人向往。
离别之情如柳色笼罩长亭,傍晚时分更添愁绪,细雨中梅花更显哀愁。
在渭北研讨文章需深入交流,洛南求学之事你进展如何?
时常期待你的书信往来,不要辜负了来自东方的珍贵友谊。

注释

词锋:犀利的言辞。
磨:雕琢。
江山:壮丽的自然景色。
得助:受到启发或帮助。
离情:离别之情。
柳色:象征离别的淡雅绿色。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暮:傍晚。
渭北:地名,指陕西渭河流域北部。
论文:研讨文章。
洛南:地名,洛阳南部。
问业:询问学业进展。
尺素:古人用来写字的白色细绢。
频相寄:经常互相通信。
锦鲤波:比喻珍贵的书信,锦鲤象征吉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送汤倅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别乘(可能是同行或下属)为对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其未来的期待。首句“别乘词锋不费磨”赞扬了友人的文采犀利,无需过多雕琢。接着,“江山得助想经过”暗示友人将凭借才情在仕途中有所作为。

“离情柳色长亭暮”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以柳色和长亭晚景渲染出浓厚的离愁别绪。“愁绪梅腮细雨多”则通过梅雨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心中愁绪的描绘。

“渭北论文须细与,洛南问业念如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异地求学或工作的关心,希望他能详细交流学问,不断进步。“有时尺素频相寄”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书信往来,保持联系的愿望,最后一句“莫负东来锦鲤波”寓意友人如锦鲤般带来远方的消息,切勿辜负这深情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深厚的友谊内涵。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汤倅二首(其一)

青衫试吏古桐川,识面池阳别驾贤。

但喜论交时一笑,不知为客度三年。

新来怀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著鞭。

未必九华清绝地,更能留滞玉堂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别王诚之给事

袅袅酸风吹客衣,冥冥芳树揽愁思。

谁教宦路分南北,自是人生足别离。

送岸飞花何太急,留人夜雨故来迟。

眼前他日凫鸿堕,莫作情疏不寄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张伯子尚书帅隆兴(其一)

舂容听履上星辰,玉笋班中第一人。

暂藉威名分阃寄,剩留风采照廷绅。

何人重记西山雨,老我空伤南浦春。

此去莫贪为郡乐,紫枢黄阁待经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张伯子尚书帅隆兴(其二)

十年沉落困推挤,出处于公恨不齐。

本谓重来酬契阔,岂期一见又分携。

风吹渭水波声小,春压阳关柳色低。

老矣销魂难语别,且须倒尽玉东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