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伯子尚书帅隆兴(其二)

十年沉落困推挤,出处于公恨不齐。

本谓重来酬契阔,岂期一见又分携。

风吹渭水波声小,春压阳关柳色低。

老矣销魂难语别,且须倒尽玉东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十年间沉沦困顿受挤压,初衷是为公事而聚首
原以为再次相聚以偿旧情,却未料再见便要分离
风轻拂渭水,波纹微起,春意盎然中阳关柳色低垂
年华已逝,离别之情令人肝肠寸断,暂且痛饮美酒直到天明

注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沉落:陷入困境。
公:指公事。
恨不齐:遗憾不能整齐划一。
重来:再次回来。
酬契阔:弥补久别的友情。
岂期:未曾料到。
分携:分手离去。
渭水:古代河流,位于中国陕西。
波声小:波浪轻轻作响。
阳关:古代边关名,位于今甘肃。
柳色低:柳树因春意而低垂。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
难语别:难以言表的离别之苦。
倒尽玉东西:痛饮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送张伯子尚书帅隆兴(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伯子即将离任的深深感慨。前两句“十年沉落困推挤,出处于公恨不齐”回顾了张伯子过去的经历,感叹他长期身处困境,仕途坎坷,但出于公心,他始终坚持原则,这让人钦佩。接着,“本谓重来酬契阔,岂期一见又分携”表达了诗人原本期待与朋友再次相聚以弥补长久的离别之苦,却未料到此次竟是如此匆匆的告别。

“风吹渭水波声小,春压阳关柳色低”通过描绘渭水微波和阳关低垂的柳色,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感伤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哀愁。最后两句“老矣销魂难语别,且须倒尽玉东西”直接抒发了诗人年事已高,离别之际更是心碎难言,只能借酒浇愁,希望能借此暂时忘却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林子长赴姑孰泮宫

绿波风驶引征帆,九万扶摇入羽翰。

诗句最怜云不定,宦情况与月同寒。

襟期莫作别时恶,出处须留晚岁看。

漫道江东怀李白,清才应合在金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颜尚书知泉州

听履星辰最上头,一麾得请暂南州。

高风凛凛推前辈,政路骎骎却倦游。

地近枌榆同衣锦,天低雨露密承流。

只今廊庙须公等,燕寝凝香莫久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除日失步诗以自解

双脚平生不踏空,谁教仰面看飞鸿。

娱亲正要同莱子,烂醉何曾过阿戎。

已分折腰营五斗,恐因折臂作三公。

妻孥不用閒惆怅,得失从来塞上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除兵部侍郎赐带趁朝参

幸叨持橐侍甘泉,敢意恩荣慰暮年。

紫绶金章光照地,丝鞭玉勒喜朝天。

儿曹莫起无鱼叹,人世难为跨鹤仙。

报国无功还自愧,直须及早决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