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美人四首(其二)背立

宫样新妆剩宝衣,背人鹄立好腰肢。

杜陵饥客长安道,隔水临花乍见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精心打扮后,身着华丽服饰,独自站立的姿态。诗人通过“宫样新妆剩宝衣”这一句,展现了女子的华美装扮,暗示了她可能身处宫廷或贵族家庭。接着,“背人鹄立好腰肢”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身形之美,还通过“鹄立”(像天鹅一样站立)这一形象,强调了她的优雅与高贵。

“杜陵饥客长安道,隔水临花乍见时”则运用了典故和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场景。这里借用杜甫(字子美,号杜陵野老)的形象,以及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象征繁华与文化中心)的道路,营造出一种远行者偶然间邂逅美景的意境。而“隔水临花乍见时”,则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如同从水面映照出的花朵一般,突然出现在远方行者的视线中,给人以惊喜与美的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同时也借助历史人物和地点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3)

郑允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 籍贯: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
  • 生卒年:1327 ~1356

相关古诗词

四体美人四首(其三)侧身

半面红装似可人,凤环斜插宝钗新。

若教端正婵娟面,东里西家总后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四体美人四首(其四)半截

若个亭台绿水边,粉墙低处出婵娟。

分明识得东风面,不见罗裙血色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念旧

忆昔娉婷十五馀,匀红傅白斗西施。

如今老大慵妆洗,正是梨花过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梧桐

梧桐叶上秋先到,索索萧萧向树鸣。

为报西风莫吹却,夜深留取听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