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怀英访庐山

台岳相逢麋鹿墟,识公风骨秀而癯。

山林访道诚多切,云水期真进所如。

炉鼎丹砂知炼己,关河霜霰不妨渠。

它时应有衡阳雁,莫忘南来一纸书。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在台岳相遇的荒野之地,我见识到您的风采骨骼清瘦而高雅。
您在山林中探寻真理的决心非常深切,期待与云水相伴,追求真实的道路。
您对修炼内丹有着深入的理解,即使面对关河的风霜雨雪,也无法阻挡您的脚步。
将来有一天,当您看到南飞的衡阳雁,别忘了曾有一封书信从这里寄出。

注释

台岳:泛指高山峻岭。
麋鹿墟:形容荒凉或隐居之地。
风骨秀而癯:形容人气质出众,体态清瘦。
诚多切:非常真诚且迫切。
炉鼎丹砂:道教修炼内丹的象征。
关河霜霰:形容旅途中的艰难险阻。
衡阳雁:古代传说中的南飞大雁,象征远方的书信。
南来一纸书:来自南方的书信,可能寓指友情或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为友人怀英游访庐山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首句“台岳相逢麋鹿墟”描绘了怀英在名山大川之间与诗人相遇的场景,暗示其寻求隐逸生活的志向。次句“识公风骨秀而癯”赞美了怀英的风采和清瘦的气质,显示出他的高洁品格。

“山林访道诚多切”进一步强调了怀英对道家追求的深切渴望,他深入山林探寻真理。诗人希望他在云水生涯中能不断精进,实现自我提升。“炉鼎丹砂知炼己”暗指修炼内丹的过程,表达了对怀英修炼身心的期许。

“关河霜霰不妨渠”祝愿怀英无论旅途如何艰辛,都能坚持前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最后一句“它时应有衡阳雁,莫忘南来一纸书”以南飞的大雁为寄托,寓意怀英如雁南飞,勿忘与诗人的友情,期待他归来时能带来书信分享旅程的感悟。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又寄寓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送郑猷归福唐

君家有唐第一人,耕隐谷口同子真。

临安始终三十载,我亦挂冠君归闽。

重话向来倦游处,苍颜秃鬓皆如银。

喜君南归不可从,雁飞时寄天台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春归

送春归,在何处。禾黍正离离,江城匝屯戍。

杨花零乱点旌旗,天涯芳草连云暮。

旧园桃李遍荆棘,故国楼台尽狐兔。

衣冠不见洛阳花,胡马犹嘶汉宫树。

吴江水绿吴山青,春到春归别有情。

柳色迎人下关塞,随军万里清胡尘。

黄金台榭未埋没,当年勿谓秦无人。

形式: 古风

送荔子与高观察

磨铜碧海驾天风,吹落闽山荔子红。

弭渴文园剥明玉,急须寄上自嬉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赵添戎还漳州

北风号枯叶,漠漠天正寒。

弛担逆旅中,方税游子鞍。

吾甥遽相访,别久心万端。

意定话亲旧,或悲或可欢。

乃将十年心,只作累刻殚。

脩涂困尘土,客庖无盘餐。

举杯少延款,荷子襟抱宽。

明朝复掺袂,老怀悽以酸。

漳山无瘴烟,漳水无惊湍。

侍亲友于乐,勿倦为戎官。

愿因南风期,时时寄平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