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荆溪馆呈崔明府

舣舟阳羡馆,飞步缭疏楹。

山暝水云碧,月凉烟树清。

长桥深漾影,远橹下摇声。

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停船在阳羡馆,轻快地漫步绕过稀疏的屋檐。
山色昏暗,水面云雾缭绕,月光清凉,烟霭中的树木显得格外清新。
长长的桥在水中投下深深的倒影,远处的船桨摇动声传来。
更何况这里没有三大祸患,政事初定,弦歌悠扬,一片和谐景象。

注释

舣舟:停船。
阳羡馆:地名,可能指阳羡县的某个馆舍。
飞步:轻快的步伐。
缭疏楹:绕过稀疏的屋檐。
暝:昏暗。
碧:翠绿或清澈。
烟树:笼罩在烟雾中的树木。
清:清凉。
长桥:长长的桥。
深漾影:深深的倒影。
远橹:远处的船桨。
摇声:摇动的声音。
三害:指社会三大祸患,具体未明。
弦歌:音乐和歌唱,常用来形容文化氛围。
初政成:政事刚刚稳定,治理有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夜景图。开篇“舣舟阳羡馆,飞步缭疏楹”两句,通过对舟船停靠和快速行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晚上抵达荆溪馆时的情景,阳羡馆可能是馆名的一部分,缭疏楹则描绘出一幅古典建筑的轮廓。紧接着,“山暝水云碧,月凉烟树清”两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夜晚山水间的宁静与纯净,山影揽暮,水边云彩渲染出淡淡的蓝意,月光下弥漫着一股凉意,伴随着林中微烟和清新的气息。

“长桥深漾影,远橹下摇声”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景中的静谧与动感,长桥投射在水面上的影子显得格外深邃,而远处的橹(古代一种打鱼工具)则伴随着轻柔的摇曳声响。最后,“况是无三害,弦歌初政成”两句,以哲学般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赞美,无“三害”意指无灾无难,也暗示着社会秩序井然;而“弦歌初政成”,则是指用琴声来庆祝刚刚建立或调整好的新政,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写和对社会安宁的赞颂,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片繁荣景象。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晚秋江上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

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晚夏归别业

古岸扁舟晚,荒园一径微。

鸟啼新果熟,花落故人稀。

宿润侵苔甃,斜阳照竹扉。

相逢尽乡老,无复话时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

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

归来逞馀勇,儿子乱弯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董双成一妙,历历韵风篁。

清露鹤声远,碧云仙吹长。

气侵银项湿,膏胤漆瓢香。

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