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鲁直学士

瘴地经行促棹讴,周南太史几年留。

后来遥识犹青眼,别久悬知半白头。

宋玉又经巫峡去,谪仙初罢夜郎游。

长江风水追难及,怅望春波一叶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瘴气弥漫的地方匆匆行船,周南太史已经停留多年。
后来远远看见你仍如旧识,分别已久,料想你已半头白发。
宋玉再次经过巫峡,被贬谪的仙人李白结束了夜郎之旅。
长江的风和水追赶不上时光,我只能惆怅地望着春天的江波,如同一叶小舟。

注释

瘴地:指南方湿热多病的地区。
太史:古代官职,此处指诗人自己。
青眼:比喻对人的喜爱或重视。
别久:长时间的分别。
半白头:形容头发斑白,暗示年老。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这里借代有才华但遭贬谪的人。
谪仙:李白的别称,因其诗才横溢而被称为‘谪仙人’。
夜郎游:李白曾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一带),这里泛指贬谪经历。
追难及:难以追赶。
一叶舟:象征孤独和渺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绍彭的作品《奉寄鲁直学士》,通过对友人鲁直学士的怀念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瘴地经行促棹讴”描绘了友人在南方瘴疠之地的生活,舟行匆匆,歌声回荡;“周南太史几年留”暗指鲁直长期在外任职,暗示其仕途奔波。接下来的“后来遥识犹青眼,别久悬知半白头”表达了诗人对鲁直的长久思念,即使相隔遥远,仍能想象他的风貌,而分别已久,想必他已鬓发斑白。后两句“宋玉又经巫峡去,谪仙初罢夜郎游”借用了宋玉和李白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友人漂泊不定的形象,而“长江风水追难及”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的追赶不及,只能在心中怅望。最后以“怅望春波一叶舟”收束,画面感强烈,诗人站在江边,只能望着春天的江水,寄托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45)

薛绍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花

鲜鲜中园菊,粲粲篱东畔。

的的秋水莲,袅袅西风岸。

迢迢白衣人,皓皓涉江腕。

重阳尊酒亲,雾夕容光烂。

物生各有宜,不计年华晏。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马伏波事

人生在衣食,但取饱与温。

下泽驾款段,曾不羡华轩。

仕为郡掾吏,身自守丘园。

乡里称善人,此外不足论。

志大心自劳,福厚祸有根。

提兵泊浪间,薏苡谗谤喧。

飞鸢跕跕堕,卧视瘴水昏。

永怀平生时,空愧少游音。

形式: 古风

云顶山

山压众峰首,寺占紫云顶。

西游金泉来,登山缓归轸。

昨暮下三峡,出谷已延颈。

山名高剑外,回首陋前岭。

跻攀困难到,赖此昼亦永。

巍巍石城出,步步松径引。

青霄屋万楹,下俯二川境。

玉垒连金雁,西轩列阡畛。

青城与岷峨,天际暮云隐。

少城白烟里,水墨澹微影。

江流一练带,不复辨渔艇。

东惭梓隘阙,右喜锦川迥。

磐陀石不转,枯蘖弄芒颖。

四更月未出,蕙帐天风紧。

客行弊帤垢,到此凡虑屏。

暂时方外游,聊惬素心静。

明朝武江路,拘窘逐炎景。

形式: 古风

左绵山中多青松风俗贱之止供樵爨之用郡斋僧刹不见一本余过而太息辄讽通守晋伯移植佳处使人知为可贵东川距绵百里馀入境遂不复有晋伯因以为惠沿流而来至此皆活作诗述谢并代简师道史君

越王楼下种成行,濯濯分来一苇杭。

偃盖可须千岁干,封条已傲九秋霜。

含风便有笙竽韵,带雨偏垂玉露光。

免作爨烟茅屋底,华轩自在拂云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