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其二)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秋天的夜晚冷清落寞,眼泪如珍珠般落下,枕着微凉的竹席,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残存的醉意在半夜渐渐消退,明亮的月光如白练,天空清澈如水。
台阶下络纬(虫名)的悲鸣声传来,秋风吹过庭院,静静的重门紧闭。
可惜那曾经一起欢愉的地方,一夜之间,思念让人变得憔悴不堪。

注释

萧索:形容冷清、凄凉。
清秋:秋季,指天气转凉的季节。
珠泪:形容眼泪。
枕簟:枕头和竹席,代指床铺。
浑无寐:完全无法入睡。
残酒:喝剩的酒,喻指酒醉未醒的状态。
中夜:半夜。
月明如练:月光明亮如白色丝绸,形容月色皎洁。
天如水:天空清澈如水,形容夜空的宁静。
络纬:一种昆虫,又叫纺织娘,常在夜间鸣叫。
金风:秋风,因秋风吹来时有落叶,故称金风。
悄悄:寂静无声。
旧欢:过去的欢乐时光。
携手地:指曾经一起走过或度过的地方。
一夕:一夜之间。
憔悴:形容因思念或忧愁而身体或精神衰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里的寂静与孤独。开篇“萧索清秋珠泪坠”便设定了一个凄凉的氛围,秋天的冷清加上珠泪的坠落,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情感。“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则是对夜晚睡眠中的不宁静和心绪纷乱的描写。诗人在这深夜里醒来,是因为“残酒欲醒中夜起”,可能是一场宴席后的余韵,也许是用酒来忘却烦恼,但终究难以入睡。

接着,“月明如练天如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景,月光如同白练般纯净,而天空则似水一般清澈。这种景色在深夜中显得格外柔和,却也增加了一种冷清感。“阶下寒声啼络纬”是对室外环境的声音描写,或许是一种虫鸣声,增添了几分秋意。而“庭树金风”则可能是在月光的照耀下,树叶在夜风中摇曳,发出金属般的响声。

最后,“悄悄重门闭”给人一种封闭和保护自己的感觉,或许是为了避开外界的干扰,也或许是想要守护内心的宁静。诗尾“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哀愁,这种情感在深夜中被无限放大。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是对孤独与哀愁的一次美丽表达。

收录诗词(97)

冯延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 字:正中
  • 籍贯: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 生卒年:903--960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三)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四)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五)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醉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六)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