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青天一片月,万古中秋期。

我生自能视,六十一遇之。

孩童不足论,弱冠始有知。

有酒不能饮,而况能吟诗。

天道有阴晴,世途多别离。

高思华峰顶,旷忆沧江湄。

幽居未成往,对影空嗟而。

今逢圣明运,适我病起时。

东亭海云散,寒光益轩墀。

邀我平生友,清尊复在斯。

今夕如不乐,问君欲奚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句“青天一片月,万古中秋期”以月亮作为引子,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的和谐。接着,“我生自能视,六十一遇之”则转而探讨个人的生命体验,将个人生命中的某个特定时刻与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相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孩童不足论,弱冠始有知”两句,通过年龄的成长过程,反映了知识与理解的逐渐积累,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阶段的感慨。接下来,“有酒不能饮,而况能吟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即使身处美景之中,却难以释放情感,更不用说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天道有阴晴,世途多别离”揭示了自然界与人世间都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变化,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随后,“高思华峰顶,旷忆沧江湄”通过想象中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

“幽居未成往,对影空嗟而”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但现实的束缚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今逢圣明运,适我病起时”则在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中,找到了一丝安慰与希望。

最后,“东亭海云散,寒光益轩墀”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预示着新的开始。“邀我平生友,清尊复在斯”表达了诗人与好友相聚的喜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今夕如不乐,问君欲奚为”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享受当下、珍惜眼前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秋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邹氏恒贞卷

恒贞有吉占,易为妇人告。

从一亦何占,我心匪陵谷。

五十被旌书,六十受多福。

之母古硕人,百年洁如玉。

形式: 古风

熊女诗

古人重挂剑,为不负初心。

妾身非剑比,一诺千黄金。

谁谓妾无言,有言出母口。

谁谓妾无书,有书出父手。

未见悲益深,空房甘独守。

白日一何迟,黄泉一何远。

妾岂不爱生,所恨从姑晚。

卫女先我心,适齐不中返。

形式: 古风

点易台待月

待月月在天,待明不待上。

月明松影来,风静流泉响。

与客谈羲文,乾坤入指掌。

山中本无尘,况有出尘想。

云崖去我近,只尺三百丈。

归欤兴未阑,月色随藜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遗慕为许直赋

父死儿未生,儿生不知父。

问母父形容,十问还九误。

一念自提孩,哀哀到迟暮。

我作遗慕篇,悲歌动行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