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夫谣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

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衣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出。

一间茆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

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形式: 古风

翻译

真不幸我生在驿站旁,官府逼迫我去拉驿站船。
劳累的日子多欢笑的时候少,睡在船上行于沙洲像海鸟。
顶着逆风上水如同背负万石重,前面的驿站遥远后面是茫茫水面。
半夜沿着河堤风雨交加,受人驱使还得来回奔波。
衣服湿透又冷披上短蓑衣,胸口磨破脚底裂开痛苦难忍。
到了天亮辛苦无处诉说,只能一起吆喝着牵船出发。
一间茅草屋能值什么钱,但这是父母的故乡无法离开。
我希望这河水变成平坦的田地,永远让船夫不再怨恨老天。

注释

苦哉:痛苦啊。
生长当驿边:出生并成长在驿站旁边。
官家:指官府。
牵驿船:牵引驿站的船只。
辛苦日多:劳累的日子多。
乐日少:快乐的时候少。
水宿沙行:在水上住宿,在沙洲行走。
如海鸟:像海上的鸟儿一样。
逆风上水:顶着逆风往上游行船。
万斛重:形容非常沉重,斛为古代量器。
前驿迢迢:前方的驿站很远。
后淼淼:后面的水面广阔无边。
半夜缘堤:半夜沿着河堤。
雪和雨:下着雪又下雨。
受他驱遣:接受别人的驱使。
还复去:反复来回。
衣寒衣湿:衣服既冷又湿。
披短蓑:披上短小的蓑衣以御寒湿。
臆穿足裂:胸口因摩擦而破损,脚底因磨损而裂开。
忍痛何:忍受这样的痛苦该怎么办。
到明:直到天亮。
辛苦无处说:辛苦却没地方诉说。
齐声腾踏:大家一起吆喝用力。
牵船出:把船拉出去工作。
一间茆屋:一间茅草屋。
何所值:值不了什么。
父母之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指故乡。
去不得:不能离开。
我愿此水作平田:我希望这河水能变成平坦的田地。
长使水夫不怨天:让拉船的人永远不再抱怨天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驿夫在边疆地区辛勤工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劳作的生动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艰辛与不易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苦哉生长当驿边”点出主旨,表明主人公在边疆地区的生活充满了苦难。

接着,“官家使我牵驿船”说明了诗人是在官方的驱使下从事这项工作,这种被迫的劳役加深了其生活的艰辛。"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则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辛勤与孤独。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写出了驿夫在逆境中的艰难劳作,以及工作的连绵不断。"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则描绘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仍需继续工作的情形,显示出其生活的无奈与悲凉。

"衣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通过对身体状况的描述,进一步加重了辛苦的氛围。"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辛劳生活的无言哀愁,以及这种生活在光天化日中依然无法改变的宿命感。

最后,“一间茆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通过对居所的描写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属与温暖的渴望,以及这种愿望在现实中的不易实现。"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则是诗人的一种美好愿景,希望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来减轻水夫们的辛劳,从而不再怨恨天命。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驿夫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对于温暖家乡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水运行

西江运船立红帜,万棹千帆绕江水。

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

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

在生有乐当有苦,三年作官一年行。

坏舟畏鼠复畏漏,恐向太仓折升㪷。

辛勤耕种非毒药,看著不入农夫口。

用尽百金不为贵,但得一金即为利。

远徵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

形式: 古风

长安别

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

恶心床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发。

形式: 七言绝句

东征行

桐柏水西贼星落,枭雏夜飞林木恶。

相国刻日波涛清,当朝自请东南征。

舍人为宾侍郎副,晓觉蓬莱欠佩声。

玉阶舞蹈谢旌节,生死向前山可穴。

同时赐马并赐衣,御楼看带弓刀发。

马前猛士三百人,金书左右红旗新。

司庖常膳皆得对,好事将军封尔身。

男儿生杀在手里,营门老将皆忧死。

曈曈白日当南山,不立功名终不还。

形式: 古风

主人故池

高池高阁上连起,荷叶团团盖秋水。

主人已远凉风生,旧客不来芙蓉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