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九首(其六)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之。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对人生的深刻体验的诗。开篇"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洞察。

接下来的"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反感,以及在朋友之间寻求理解和支持的情怀。"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则表现了诗人离别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忧虑,另一方面又是对即将开始的旅程持有期待。

最后的"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之。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透露出诗人对于人心叵测的担忧,以及对可能遭遇的误解和嘲笑的心理准备。这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在追求个性与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孤独感和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哲学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友谊以及自我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九首(其七)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形式: 古风

拟古九首(其八)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古九首(其九)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