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逗馀寒晓露浓,絮衣著破索重缝。
清狂昔作戴花监,衰病今为卖菜佣。
负耒耦耕沮桀溺,操盂三祝弃句龙。
暮年饱识西畴事,不问家丘问老农。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雨逗馀寒晓露浓,絮衣著破索重缝。” 这两句描绘的是早晨细雨后的寒冷,以及农家妇女在清晨为抵御寒冷而穿着已破损需要重新缝补的棉衣。这里不仅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也隐含着诗人对生活困顿的感慨。
“清狂昔作戴花监,衰病今为卖菜佣。” 这两句则是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清狂”指的是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昔作戴花监”可能是指诗人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或许只是虚构的一种美好生活形态。而“衰病今为卖菜佣”则显示了诗人的现实境遇,年老多病,只能通过卖菜来维持生计。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力感和对青春时光的怀念。
“负耒耦耕沮桀溺,操盂三祝弃句龙。” 这两句描绘的是农事劳作的艰辛以及祈求丰收的愿望。“负耒耦耕”等字眼展示了农业劳动的繁重和诗人对土地的依赖。而“操盂三祝”则是表达了对丰收的期望,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恩赐。
最后两句,“暮年饱识西畴事,不问家丘问老农。” 则是在叙述诗人在暮年时,对于田园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西畴”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农业活动或地区,而“不问家丘问老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庭事务已经不再关心,转而向更有经验的老农学习和询问。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农耕生活的尊重以及对自然和土地的依赖。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白布衫宽乌角巾,谁知曾扈属车尘。
行婆内翰共邻曲,田父拾遗相主宾。
设苜蓿盘殊菲薄,沽茅柴酒半漓淳。
直令爵齿如荀爽,晚节依然愧逸民。
比屋篝车满,深林鼓笛喧。
簇花迎妇担,抛果浴儿盆。
古礼曾求野,先民或灌园。
子孙记吾语,切勿羡华轩。
浅圳须穿浚,荒畦要粪除。
何尝舍耒出,亦或带经锄。
古有神农学,今传泛胜书。
野儒曾涉猎,未可议空疏。
凋邑租符紧,荒祠木偶新。
吏谈长官健,巫托社公嗔。
烹犬看承客,吹螺降送神。
二豪怀肉返,去诳别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