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继邺秀才

忆昔重游乐,寻春之宛陵。

天机织出万山锦,虹桥倒影银河明。

游丝萦空白日暖,好鸟乱响清风生。

叠嶂楼中索美酒,坐上客子皆豪英。

诸姬合杂奏弦管,一人妙唱为井琼。

玉板斜开厚冰裂,鸳鸯索拍秋波横。

酒盏贪欢不知数,梦入瑶池逃宿酲。

谁知一别万事错,荷衣倒着来江城。

青云散尽落青野,长丝掣断无长鲸。

乡山好在却归去,当共故人吟此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朋友刘继邺秀才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友情之深。

首句“忆昔重游乐,寻春之宛陵”,以回忆的方式开始,点明了地点是宛陵,即现在的安徽宣城,春天时节,景色宜人,引出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

接着,“天机织出万山锦,虹桥倒影银河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川比作织锦,虹桥倒映在水中如同银河般明亮,形象地描绘了宛陵山水之美。

“游丝萦空白日暖,好鸟乱响清风生”描绘了春天温暖的日光下,游丝随风飘荡,小鸟欢快鸣叫,清风拂面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叠嶂楼中索美酒,坐上客子皆豪英”则转而写宴饮之乐,群英汇聚,畅饮美酒,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豪迈。

“诸姬合杂奏弦管,一人妙唱为井琼”描述了音乐盛宴,众姬合奏,一人妙唱,犹如井中之琼,表达了艺术的高雅与享受。

“玉板斜开厚冰裂,鸳鸯索拍秋波横”通过玉板开裂、鸳鸯拍水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烈气氛。

“酒盏贪欢不知数,梦入瑶池逃宿酲”写出了饮酒狂欢的情景,仿佛进入了仙境,忘却了醉酒后的疲惫。

最后,“谁知一别万事错,荷衣倒着来江城。青云散尽落青野,长丝掣断无长鲸。乡山好在却归去,当共故人吟此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的感慨,即使青云散尽,长丝断裂,也渴望与故人相聚,共同吟诵这份深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人情味,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题杏山阮氏高居

仙翁得仙朝玉皇,当时种杏盈山冈。

传闻落英堰流水,每到三月溪泉香。

白云霏霏出幽谷,独鹤沉沉唳乔木。

寒潭深处睡蟠龙,灵草芳时跃青鹿。

丈人何年居此间,诜诜孙子如芝兰。

抱才求进十五六,亦有随计乡书还。

步兵傲世逸千载,谁道风流至今在。

软炊玉粒烹黄鸡,客子虽多竟相待。

我爱长吟登好山,到此便欲辞尘寰。

可能筑室辄延我,为君鍊熟黄金丹。

丹成大笑分一粒,坐令绿发回朱颜。

浮生百岁不早悟,日月扰扰空循环。

形式: 古风

铜山寺

田塍行尽苍山转,溪水滔滔晴曝练。

马蹄怯石鞭不行,十步九蹶令人倦。

黄昏到寺亟就榻,山僧苦来邀我饭。

香粳新炊野菜肥,一饱令人百忧散。

篆香欲尽象灯暗,林声敲敲苦霜霰。

暂来福地能清虚,何用致身居诤谏。

形式: 古风

隐静寺(其一)

门横大溪溪净碧,人不捕鱼鱼稳潜。

哀猿长啸雾垂地,饥虎一声风动帘。

金仙像古苔藓剥,铁磬夜敲规矩严。

道师达性傲时辈,不信书生来养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隐静寺(其二)

碧霄峰下车轮停,道师未返谁逢迎。

山云情着雨正急,春水满田人不耕。

饥虎啸风大石裂,倦鸟唤雏深涧鸣。

客心欲去且复止,坐饱香饭馀何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