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冷霰撒行车,呻吟独搔首。
须臾大如席,风卷半空走。
母子鼻酸辛,依依自相守。
书生倒行囊,沽来一樽酒。
暂时借温和,耳热岂长久。
万木舞阴风,言语冰在口。
毡房耿无眠,兀兀听刁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萧瑟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困苦生活的深切体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冷霰撒行车,呻吟独搔首”两句,以一种淡漠而又带有悲凉的情绪,描写了天气的寒冷以及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奈。霜花如同细小的冰片随风飘落,诗人独自一人,甚至连头发都要搔抓,这种形象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凄凉感。
“须臾大如席,风卷半空走”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其中霜花迅速积聚,变得像席子一样厚,而被风一吹,就像是随着风在半空中飞舞,这两句诗语言简洁有力,形象鲜明。
“母子鼻酸辛,依依自相守”转而表达了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亲情的依赖。在这冷酷的自然界面前,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显得尤为珍贵。
接下来的“书生倒行囊,沽来一樽酒”则描写了一位书生在寒冷中挣扎求生的艰辛,他不得不将自己的书囊倒置以卖掉换取微薄的收入,甚至只能买得一小壶酒以暂时温暖自己。这两句诗通过对书生生活困顿的刻画,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个体的艰难处境。
“暂时借温和,耳热岂长久”则是诗人对于这种温暖的感受和思考。酒精带来的温暖只是暂时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种感慨不禁让人感到悲凉。
最后,“万木舞阴风,言语冰在口”、“毡房耿无眠,兀兀听刁斗”两句,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万物在阴冷的风中摇曳,话语都凝结成冰,这种环境下连语言都变得僵硬。在毡制的简陋住所里,诗人因寒冷而难以入睡,只能听着外面刁斗的声音,这又增添了一份寂寞与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困顿和个人的无奈。
不详
我忆西湖断桥路,雨色晴光自朝暮。
燕去鸿来今几度,梅花万里水云隔。
日夜思家归不得,偶然醉归文姬侧。
嘉会不可再,聚散空彷徨。
临流歌长吟,送子游远方。
悲风来天末,圆月流景光。
行人驾言迈,令我结中肠。
岂无一尊酒,与子发慨慷。
河梁日将暮,游子安所从。
执手古路侧,征裾飘长风。
行行忽已远,眇若孤飞鸿。
人生非松乔,代谢自有终。
长当崇令名,赤心以为忠。
清时难再得,离别安可留。
出门望西北,欲往还绸缪。
俯视长河奔,方舟激中流。
惊波一何骇,返顾令人忧。
天风吹枯桑,日暮寒飕飕。
何当从此别,送子狐白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