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武穆精忠庙

国势已如此,孤忠天地知。

死生同父子,奸宄系安危。

偃月无封桧,栖霞有谥碑。

中原遗老在,岁岁梦王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国家形势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孤忠于国家,天地可鉴。
生死如同对待父子一般,邪恶势力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没有为忠臣封赏的墓地,只有栖霞山上的谥号碑铭记他的事迹。
中原地区的遗老们,每年都会在梦中期待朝廷的军队归来。

注释

孤忠:独自忠诚,指对国家的忠诚无人能及。
奸宄:指违法乱纪、作恶的人。
偃月:古代的一种兵器,形状像弯月,这里比喻忠臣的墓地。
王师:朝廷的军队,代指国家的正规军。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的文学家白珽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忠诚的情感。在这里,诗人通过岳武穆精忠庙这一历史背景,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个人的情怀。

"国势已如此,孤忠天地知。"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深刻担忧,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忠诚信念,这份忠诚只有天地才能完全理解。

"死生同父子,奸宄系安危。"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就如同父子之间不可分割的一样,即使面对死亡和生命,也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危而不顾个人。

"偃月无封桧,栖霞有谥碑。" 这两句描绘了岳飞被害后的悲惨景象。岳飞被冤杀后,其墓前曾种植了桧树,而“偃月”指的是月牙形的城垣,这里暗示着无人为岳飞恢复名誉。而“栖霞有谥碑”则是说岳飞虽死,但他的英灵依旧在霞光之中,且他的忠节被刻于碑上永远传颂。

"中原遗老在,岁岁梦王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怀念和追思。在诗人的心中,无论是岳飞这样的忠义之士,还是其他历史上的英杰,都成为了他夜以继日所梦寐以求的人物。

整首诗流露出深沉的忧国情怀与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是诗人在乱世中的心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于忠义之士的普遍赞颂。

收录诗词(68)

白珽(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 字:廷玉
  •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48—1328

相关古诗词

河南妇

从军古云乐,获罪祷应难。

母望明珠复,夫求破镜完。

押衙逢义士,公主奉春官。

为报河南妇,天刑不可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春日田园杂兴

雨后散幽步,村村社鼓鸣。

阴晴虽不定,天地自分明。

柳处风无力,蛙时水有声。

几朝寒食近,吾事及躬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重过如镜上人房

忆昔敲门赋瑞筠,鹿园佳话又重新。

屋头能拓三三径,林下知非陆陆人。

凿沼何须晋康乐,种荪还忆楚灵均。

老师鍊得心如镜,更把高台比月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酒边赠朱处士

乌葛唐巾白苧裘,扫庭终夕共淹留。

醉中谈论心犹壮,老去歌欢泪亦流。

对客呈诗如献佛,课儿收橘当封侯。

明年好理西风棹,重约三吴烂漫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