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七十三)

神静气清,心空眼明。诸尘中豁落,万像里峥嵘。

去而随,来而迎。三世竖,十方横。

风吹便倒须相信,恰恰谁曾与物争。

形式: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哲理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和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

首句“神静气清,心空眼明”描绘了一种内心宁静、精神清明的状态,强调了心灵的纯净对于认知世界的重要性。接下来,“诸尘中豁落,万像里峥嵘”则进一步阐述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洞察力的必要性,即使在混沌之中也能发现清晰的轮廓,在众多景象中辨识出独特的特征。

“去而随,来而迎”表达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无论是事物的离去还是到来,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接着,“三世竖,十方横”运用佛教中的概念,暗示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阔性,强调了宇宙的无限性和生命的永恒性。

“风吹便倒须相信,恰恰谁曾与物争”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风吹倒物是自然规律,无需抗拒,应顺其自然。同时,也隐含了对世间争斗的批判,提出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方式。整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指导,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宇宙的和谐,体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智慧。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三○)

观身因缘,芭蕉不坚。悟世幻化,木槿之谢。

舒丛林之气兮时节长春,分密室之灯兮光明不夜。

应物现形,见闻闲暇。

形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三五)

三世混融,据本来而合同。

六门变通,在今日而亡功。

下钱胡饼案,放手馒头笼。

南山起云兮北山下雨,古佛露柱兮互换家风。

形式: 押[东]韵

颂古二十一首(其六)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黄鹤楼前共语时,白蘋红蓼对江湄。

衷肠已诉无人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一首(其十八)

无人识得渠,棋局醉樵夫。

回头斧柯烂,大海亦成枯。

形式: 偈颂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