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鸟

解啼能解酌,啼处静堪听。

林下虽沽酒,人间最独醒。

石泉窥认瓮,花露饮为瓶。

翻叹耽杯者,还应损性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哭泣的声音可以用来劝酒,倾听这声音的地方格外宁静。
尽管在树林下买酒,但在人世间我却是最清醒的一个。
我对着石泉仔细辨认酒瓮,甚至以花露装入瓶中饮用。
我感叹那些沉溺于饮酒的人,他们的本性灵性可能因此受损。

注释

解啼:哭泣的声音。
静堪听:适合静静聆听。
林下:树林之下。
沽酒:买酒。
石泉:泉水从石头缝隙流出。
窥认瓮:仔细辨认酒瓮。
花露:花上的露水。
损性灵:损害本性灵性。

鉴赏

这首诗名为《醍醐鸟》,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诗人以啼鸟为题材,寓言于物,展现了独特的艺术视角。首句“解啼能解酌”,赋予了啼鸟解忧解愁的能力,仿佛它不仅能啼叫,还能通过饮酒来排解内心的苦闷。接下来,“啼处静堪听”描绘了啼鸟所在之处的宁静,它的啼声反而成为了一种悦耳的背景音乐。

“林下虽沽酒,人间最独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啼鸟在林中独自买酒,象征着它的超然与清醒,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自我。诗人通过“石泉窥认瓮,花露饮为瓶”描绘了啼鸟饮水的情景,显得既生动又富有诗意,暗示其生活简朴而自得其乐。

最后两句“翻叹耽杯者,还应损性灵”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沉溺于饮酒的人的感慨,他们可能因此失去了生活的真谛和内心的清明。啼鸟的形象在这里成为了对过度放纵行为的反讽,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珍惜自然与内心的纯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啼鸟为载体,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哲理,体现了魏野诗歌的清新脱俗和深沉内敛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上知府李殿院十韵

诏选来棠树,花骢拥旆乘。

饥民期再活,寒士贺中兴。

廌角谁伤触,狼心自战兢。

只求天子信,宁避世家憎。

窃听无馀论,唯愁有急徵。

每因公宴乐,方遣妓祗承。

才薄终难纪,情深岂易胜。

相亲容似鹤,不拜许如僧。

郡阁招看雪,溪亭访蹑冰。

转愁诗老退,何以答褒称。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上知府赵侍郎二首(其一)

往哲英灵在,重生出镇初。

傅岩存旧迹,棠树认前居。

美化民歌实,流言帝觉虚。

暂来淹外郡,再入老中书。

善欲皆升举,奸思尽剪除。

登科嗤负鼎,避事鄙悬车。

权助天生杀,才随道卷舒。

百官凭整肃,万物待吹嘘。

接士殊龙板,寻僧却隼旟。

嘉谋常启沃,谏草旋焚如。

赤子方安枕,黄巾亦荷锄。

囚无经宿禁,农有数年储。

山势朝衙署,河声贯里闾。

野人携此咏,将献几踌躇。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上知府寇相公

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

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

圣主诗方和,亲王状始回。

镇临求二陕,调燮辍三台。

凤阁须重去,龙旌暂拥来。

下车三度雨,上事数声雷。

未暇瞻圭璧,先蒙访草莱。

几思趋相府,恐惧复徘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上知府鲍少卿

五福三朝客,同年想少存。

立功从太祖,卧里见曾孙。

易进因仁政,难休为帝恩。

权临二陕重,官处九卿尊。

烟翠甘棠柳,风清画戟门。

四门潜遂意,百吏动惊魂。

不病轻丹曶,无愁鄙酒樽。

出衙清道路,在宅素盘飧。

上马身犹健,看书眼未昏。

狱空时拥旆,多谢到山村。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