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归路

七舍东关路,还家即胜游。

水清如拥镜,山好只移舟。

江唱曹娥晚,岭谣天姥秋。

途穷乡语入,台越此分多。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东关返回家乡的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深切情感。

首联“七舍东关路,还家即胜游。”开篇点题,以“七舍”和“东关路”交代了行程,将回家的旅程比作一次胜过游览的旅行,流露出对归家的喜悦之情。

颔联“水清如拥镜,山好只移舟。”进一步描绘沿途风光,清澈的水面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四周的景色;而山色之美,让诗人情不自禁地移动船桨,细细品味。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水清山美的自然景观。

颈联“江唱曹娥晚,岭谣天姥秋。”转而描写江边和山间的景象。傍晚时分,江水似乎在吟唱着曹娥的故事;秋天的山岭上,仿佛传来天姥山的歌谣。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增添了诗意。

尾联“途穷乡语入,台越此分多。”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语言的熟悉与亲切感,以及在归途中与家乡的界限逐渐模糊,情感更加深厚。这里的“台越”可能是指台湾和浙江等地,暗示了诗人可能来自这些地区,对故乡的语言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故乡的深情回忆,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44)

夏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祀诸陵晚发昌平二首(其一)

倦马方辞枥,鸣鸡已在田。

松风藏五寝,云日露全燕。

赤羽犹乘嶂,黄茅未款边。

瑶坛将事日,玄朔亦祥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陪祀诸陵晚发昌平二首(其二)

蟠龙流水地,臣仆喜追奔。

神岭森如画,斋庐远似村。

舆图抚幽朔,弓剑忆轩辕。

谁识茂陵树,犹存未报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祭毕还宿昌平

烛影瑶斋寂,人声出翠微。

风吹陵柏转,月照祀臣归。

山海从龙蛰,云沙信马飞。

鸡鸣寻旧馆,假寐待朝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感春

五夜雕轮集,千门火树春。

听儿歌丽曲,不自踏香尘。

月傍青楼久,花开紫陌新。

犬戎生蓟北,羞作太平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