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酒务壁

野马本不羁,无奈卯与申。

当时彭泽令,定是英雄人。

客来两绳床,客去一欠伸。

市声自杂沓,炉烟自轮囷。

莺声时节改,杏叶雨气新。

佳句忽堕前,追摹已难真。

自题西轩壁,不杂徐庾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野马不受拘束,只因卯时和申时。
那时的彭泽县令,必定是个豪杰之士。
客人来访时共坐绳编床,离去时伸个懒腰。
集市喧闹声自是纷繁,炉火烟雾自然缭绕。
黄莺鸣叫时节变换,杏花雨带来清新气息。
美好的诗句突然涌现,想要模仿却难以企及。
我亲自在西窗壁上题诗,不沾染徐庾文风的尘埃。

注释

野马:形容不受拘束的马。
不羁:不受束缚。
卯与申:古代计时法,卯时指早晨5-7点,申时指下午3-5点。
彭泽令: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
绳床:简陋的床铺,用绳编织。
客去一欠伸:客人离开后伸个懒腰。
杂沓:纷乱嘈杂。
轮囷:形容烟雾缭绕曲折。
佳句:优美的诗句。
追摹:模仿。
西轩:西边的窗户或房间。
徐庾尘:徐庾,指南朝的文学家徐陵、庾信,这里指高雅的文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题酒务壁》,通过对野马的描绘和对彭泽令的联想,展现出一种自由不羁的人格追求。诗人以“野马本不羁”起笔,暗示自己不受世俗束缚的志向,接着提到彭泽令,暗指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表达对英雄人物独立人格的敬仰。

“客来两绳床,客去一欠伸”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客人来去自如,他则自在地伸展身体,体现了他的洒脱。接下来,诗人通过“市声自杂沓,炉烟自轮囷”写出了环境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对比,炉火自燃,烟雾缭绕,市井之声嘈杂,而他却能置身其中,心境超然。

“莺声时节改,杏叶雨气新”描绘了自然的变化,暗示时光流转,诗人借此感受季节更迭,生活气息浓厚。最后两句“佳句忽堕前,追摹已难真”表达了诗人对突然涌现的灵感难以捕捉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不追求浮华辞藻,保持纯净的艺术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真我以及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题崇山

短篷如凫鹥,载我万斛愁。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董宗禹园先志亭宗禹之父早失母万方求得之此其晚节色养之地也

作客古南阳,问俗仁孝敦。

坐读杜羔传,起访城西园。

伟哉是家事,作传堪千言。

当年怀橘处,华屋澹晓暾。

大松荫后楹,小松罗前轩。

风露所沐浴,千载当连根。

我已废蓼莪,感兹泪河翻。

叶声含三叹,送我出园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题简斋

我窗三尺馀,可以阅晦明。

北省虽巨丽,无此风竹声。

不著散花女,而况使鬼兄。

世间多歧路,居士绳床平。

未知阮遥集,几屐了平生。

领军一屋鞋,千载笑绝缨。

槐阴自入户,知我喜新晴。

觅句方未了,简斋真虚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衡岳道中(其三)

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

朅来岩谷游,却在浮云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