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和甫雨后观梅

岁寒宾友伴萧萧,客气无根已尽凋。

疏影照人骚梦冷,清香彻骨醉痕销。

话逢理到春生坐,饮为心知月满瓢。

更祝天公多雨麦,时携乐酒酹芳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次韵苏和甫雨后观梅》。诗中,诗人以岁末冬寒时节梅花为背景,描绘了朋友间相伴赏梅的情景。"岁寒宾友伴萧萧",形象地写出在寒冷季节里,朋友们聚在一起,梅树下声息萧然,增添了清冷的氛围。

"客气无根已尽凋",这里的“客气”暗指梅花的傲骨,即使在严寒中也不失其精神,象征着诗人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疏影照人骚梦冷,清香彻骨醉痕销",进一步描绘了梅树的疏影和清幽香气,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使他的思绪如梦般冷寂,醉人的香气也消解了他的忧愁。

"话逢理到春生坐,饮为心知月满瓢",通过交谈与饮酒,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正在萌动,如同月光洒满酒瓢,寓意着希望与欢乐。最后两句"更祝天公多雨麦,时携乐酒酹芳条",诗人祈愿雨水充足,丰收在望,同时借酒表达对梅花的敬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雅致情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其四)

夕阳舂处是吾家,水绕山环路转赊。

蹙蹙四方浑未定,茫茫大化渺无涯。

归来已恨十年晚,老去空嗟两鬓华。

各愿及时崇令德,万钟于我本何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其一)

试把行藏为子评,只知尽分敢徼名。

出如有益殷三聘,用不能行鲁两生。

此道古人如饮食,后来灶婢或猜惊。

子云亦号知书者,犹把商山作采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其三)

别来岁月尔滔滔,流落天涯忽此遭。

万木辞荣秋意澹,百川归壑岸容高。

笑看海上两蜗角,閒秃山中千兔毫。

若向颜曾得消息,直须奴仆命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其二)

孔训元无实对名,只言为己与求人。

能知管仲不为谅,便识殷贤都是仁。

义利两涂消处长,古今一理屈中伸。

自从圣学寥寥后,千百年谁信得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