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汪宰见寄(其二)》。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意境颇为深远。
"半世青灯眼欲昏,谁知曾亦望中原。"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半生光阴如同青灯照亮夜晚,而年华老去,视力渐衰,但内心深处依然怀念曾经所向往的中原。
"雨荒塞草秋如洗,雪拥春蓑夜自温。"
这里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秋天的雨水浸润了荒凉的塞草,如同清洗一般;而在春天,积雪覆盖着茅屋,寒冷之中却也能感受到一种自发的温暖。
"宠辱易生分别想,是非政可鹘崙吞。"
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刻体悟:荣华与耻辱往往难以预料,人心所向随波逐流,对于是非曲直的判断如同高不可攀的鹘崙山峰。
"不论茅屋锄犁外,但守平生六二坤。"
最后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之心,不去在意茅屋周围的世事纷争,仅仅是保持着内心的平和安宁,守护着自己简朴而又充实的生活。
方岳通过这首诗,以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变迁与世事沧桑,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对于故土、往昔以及精神家园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