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自作真赞(其五)

铁牛奔入玉麟队,自古无双今一对。

脱体堂堂呈似伊,有眼无口如何会。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存在与理解的独特见解。

"铁牛奔入玉麟队",铁牛与玉麟,一刚一柔,一重一轻,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不同本质的事物相遇。铁牛奔入玉麟队,意味着刚强与柔美的融合,或是不同世界的交汇,隐喻着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自古无双今一对",强调了这种融合的独一无二,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时刻的肯定,暗示着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融合是罕见的,但在当前却成为可能。

"脱体堂堂呈似伊","脱体"意味着脱离原有的束缚或形态,"堂堂"则形容高大、庄严,这里可能指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精神得以展现。"呈似伊"则是展示给对方看,这里的"伊"可以理解为对方或世界,意味着通过这种融合,事物的真正面貌得以呈现给外界。

"有眼无口如何会","有眼无口"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状态,即虽然能够看到事物,但无法表达或传达自己的理解。这句诗表达了理解的深度与沟通的局限之间的矛盾,强调了在面对复杂事物时,仅仅拥有观察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效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生命、存在与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融合与冲突中的表现形式。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并尝试找到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实现真正的理解和共鸣。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师自作真赞(其六)

曾戴花冠入东鲁,又携角杖到西乾。

恶嫌黄檗无多子,笑许韶阳烂漫禅。

形式: 押[先]韵

牧牛颂示众

日用须牧牛,鼻索莫离手。

露地非自然,驯良在日久。

鞭绳既无用,人牛复何有。

此时唯己知,始觉从前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读传灯录

谁谓拈花后,联芳直至今。

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蝶在花犹在,春深草亦深。

轩窗倚疏豁,闲听洞龙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昭默老人寄示拂子颂

即此用,离此用,箭未离弦的先中。

万仞崖前撒手归,一句机玄无用用。

此时针芥审无差,戴恩奚翅丘山重。

誓捐躯命壮县丝,随波聊与人天共。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