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献策赴招携,行宫积翠西。
挈囊秋卷重,转栈晚峰齐。
踏月趋金阙,拂云看御题。
飞鸣岂回顾,独鹤困江泥。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与行者壮丽山川景象的场景。开篇“献策赴招携,行宫积翠西”表达了对远去的人投以策略,祝愿其顺利到达目的地,而"行宫"指的是官道或重要道路,这里则是送别之人所走之路。"积翠"形容山色如翠玉,生动传神。
接着“挈囊秋卷重,转栈晚峰齐”中,“挈囊”意为携带行囊,“秋卷重”则是形容山重叠叠,层峦积翠的景象。“转栈晚峰齐”表现了山势蜿蜒,似乎与日落时分相呼应,山峰在暮色中显得更加连绵。
“踏月趋金阙,拂云看御题”一句,"踏月"意境非凡,仿佛行者踩踏着如同白昼之月的光辉向前进发。“趋金阙”则是指向帝都所在的方向,而“拂云看御题”则表明行者的目光穿过云层,去寻觅那些刻有皇帝诗文或圣旨的石碑。
结尾两句“飞鸣岂回顾,独鹤困江泥”,"飞鸣"形容鸟儿的鸣叫声,这里象征着行者已远去,不再回头。“独鹤困江泥”则是用鹤立于江边,脚陷于泥中的景象来比喻送别之人心境孤寂,仿佛也被世间羁绊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行者情感的揣测,展现了送别时的无限深情。
不详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违拜旆旗前,松阴路半千。
楼冲高雪会,驿闭乱云眠。
榜挂临江省,名题赴宅筵。
人求新蜀赋,应贵浣花笺。
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万户烟侵关令宅,四时云在使君楼。
风驱雷电临河震,鹤引神仙出月游。
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
朝行丧名节,岳色惨天风。
待漏秋吟断,焚香夜直空。
骨寒依垄草,家尽逐边鸿。
一吊知音后,归来碎峄桐。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
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
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