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云根新布得,归仍半日在烟萝。
莫轻竹引经窗小,须信更深入耳多。
绕砌虽然清自别,出门长恐浊相和。
从此无心恋沧海,沧海无风亦起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寄情自然的意境。"何处云根新布得,归仍半日在烟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希望能够长久地留在大自然中。"莫轻竹引经窗小,须信更深入耳多"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要珍惜那些安静的时光和空间,因为内心的宁静是难得的。
"绕砌虽然清自别,出门长恐浊相和"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担忧,即使身处一个看似清净之地,也很容易受到外界污染的影响。"从此无心恋沧海,沧海无风亦起波"则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虽然不再执着于世间的繁华,但内心深处对大自然仍有着深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泉水、竹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宁静与超脱尘俗的追求。修睦在此借景抒情,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幽自得的意境图。
不详
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东海日未出,九衢人已行。
吾师无事坐,苔藓入门生。
雨过闲花落,风来古木声。
天台频说法,石壁欠题名。
一自虎掊得,清声四远流。
众人怜尔处,长夜洗心头。
出谷花随去,背岩猿下偷。
林边落江徼,风起雨翛翛。
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在斯。
有瑕宁自掩,匪石幸君知。
雕琢嗟成器,缁磷志不移。
饰樽光宴赏,入佩奉威仪。
象德曾留记,如虹窃可奇。
终希逢善价,还得桂林枝。
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
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
自我居震旦,翊卫类夔契。
伊昔颈皇运,艰难仰忠烈。
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
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