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六十三)

悲喜相缠绕,不许暂踟蹰。

东家比葬地,西家看产图。

生者歌满路,死者哭盈衢。

循环何太急,槌凿相催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名为《诗并序》之六十三。诗中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轮回,悲喜交织,生死交替的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人间的生离死别,以及生命的流转不息。

“悲喜相缠绕,不许暂踟蹰。” 开篇即点明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如同两股力量相互交织,不容人稍作停留。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难以避免,必须面对。

“东家比葬地,西家看产图。” 这两句通过对比东家和西家的不同场景,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东家可能正在为逝去的亲人准备葬礼,而西家则在规划未来的产业。这种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生命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以及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生活的不同追求。

“生者歌满路,死者哭盈衢。” 生者在道路上欢歌,而死者则在街道上被哀悼。这两句诗描绘了生与死之间的鲜明对照,生者庆祝生命的存在,而死者则被怀念和哀悼。这不仅是对生命的赞美,也是对死亡的尊重。

“循环何太急,槌凿相催驱。”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流转速度的感慨。生命如同循环往复的轮盘,快速而不可逆转。这里的“槌凿”比喻生命的推动者,暗示着生命的进程是不由自主的,充满了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悲欢离合。它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王梵志对人生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六十四)

无常元不避,叶到即须行。

从作七尺影,俱坟一丈坑。

妻儿啼哭送,鬼子唱歌迎。

故来皆有死,何必得如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诗并序(其六十五)

造化成为我,如人弄郭郎。

魂魄似绳子,形骸若柳木。

掣取细腰肢,抽牵动眉目。

绳子作断去,即是乾柳模。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六十六)

观此身意相,都由水火风。

有生皆有灭,有始皆有终。

气聚即为我,气散即成空。

一群泊死汉,何以叫头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诗并序(其六十七)

贪暴无用汉,资财为他守。

惜衣不盖形,惜食不供口。

积聚万金花,望得千年有。

不知名道中,车子来相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