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上人诗卷

学佛有馀力,吟诗过一生。

情閒气燄少,句好琢磨成。

柏竹门庭古,冰霜笔砚清。

输他饱食者,终日自无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学习佛法之余,还能度过诗意的一生。
情感闲适,气息平和,诗句经过反复推敲才能完美。
门前庭院古老,如同柏竹般坚韧,笔墨间透出冰雪般的清冷。
比起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饱食者,我更胜一筹,心灵富足,无需追求物质享受。

注释

学佛:学习佛教。
馀力:多余的时间或精力。
吟诗:作诗、吟诵诗歌。
过一生:度过一生。
情閒:情感闲适。
气燄:气息、情绪。
少:少有、不多。
琢磨:反复推敲、打磨。
柏竹:常指坚韧的柏树和竹子,象征高洁。
门庭:庭院。
古:古老。
冰霜:比喻严寒或清冷。
笔砚:毛笔和砚台,代指写作。
清:清冷、清澈。
输:不如、不及。
饱食者:整天吃得很饱的人。
终日:整天。
自无营:自己没有追求,无所事事。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淡泊名利、专注于学佛与吟诗的生活状态。开篇“学佛有馀力,吟诗过一生”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佛法和诗歌的执着追求,以及这种追求伴随他渡过一生的决心。

接下来的“情閒气燄少,句好琢磨成”则写出了诗人的情感不张扬,性格内敛,而在诗词创作上却极为用心,反复推敲,每一个句子都经过精心的雕琢。

“柏竹门庭古,冰霜笔砚清”描绘了一幅诗人隐居于古老的柏树和竹林之中的景象,以及他在寒冷的季节里,用清冽如冰霜的水洗涤笔砚,象征着心灵的清澈与文字的纯净。

最后“输他饱食者,终日自无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毫不关心,他的生活并不为外界所左右,而是坚持自己的道路,不问世事,只专注于内在修养和艺术创作。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回胡舜元赋稿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谁知后来者,还似老成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回黄通诗篇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回廖解元所业

昔者闻乡举,良田恐甚芜。

于今观日益,珍树已垂珠。

众恶吾虽察,谦卑孰敢踰。

圣贤明训在,只此是亨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早归

病马不妨骑,出门常便归。

见人无事说,是物与心违。

通塞元关命,驱驰转觉非。

莫教尘里汗,坏却箧中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