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白玉华堂前面,柳花被春风吹散,像在翩翩起舞。舞姿柔美,缓急有度。一群群蜂儿蝶儿,团团翻飞,追随着柳絮。何曾落于水中,随波流去?怎会落于泥土中?
尽管柳絮随风,忽聚忽分,柳树依旧长条飘拂。休笑我,春絮儿无根无柢无依附。愿借东风的力量,把我送上碧蓝的云天!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
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白玉堂:形容贾家的富贵豪奢。
这里说柳絮所处高贵之地。
春解舞:春能跳舞。
这是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在翩翩起舞。
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
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
委芳尘:落于泥土中。
委:弃。
凭借力:指不断地借助于风力。
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高。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作的《临江仙》中的片段,描绘了春天白玉堂前生机盎然的景象。"白玉堂前春解舞"形象地写出春风轻拂,使得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仿佛春色在舞蹈。"东风卷得均匀"则展现了春风的柔和与力量,使得花儿绽放得整齐有序。

"蜂团蝶阵乱纷纷"描绘了蜜蜂和蝴蝶在花间忙碌,热闹非凡,它们的生命力与春光相映成趣。诗人借蜂蝶表达了生命的活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意指美好的事物不应轻易随流水消逝,也不必沉沦于尘土。

"万缕千丝终不改"象征着无论经历多少变迁,生命力和情感始终坚韧如丝,不会改变。"任他随聚随分"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接受命运的安排,随缘而安。

最后两句"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寓意着尽管生命起始无常,但只要凭借恰当的时机和助力,就能实现自我提升,达到更高的境地。这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太虚幻境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形式: 押[虞]韵

仙宫房内对联

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形式: 押[先]韵

宁府上房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形式: 押[阳]韵